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动态书画动态
林风眠领衔河山色染红色经典绘画展
红色经典已成现当代艺术史上不可缺失的一篇,近年来也搅动着艺术品市场的热潮。近日,中国嘉德与香港梅洁楼共同举办的“河山色染——绘出新中国”巡展第二站在北京大都美术馆开幕。这是迄今为止民间收藏新中国美术的最大规模展出,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吴作人、石鲁等中国艺术名家呈现了其在红色主题号召下的创作,不仅将我们拉回到当时特定的时代,也使我们以另外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艺术家的表达。
林风眠作品《冶炼图》。
陆俨少作品《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成长》。“河山色染——绘出新中国”展聚焦的是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吴作人等艺术名家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创作的新国画,如今它们被统一冠以“红色题材”。展出的百余幅作品中既有人们对新中国大好河山充满敬畏与热爱之情,又有着百姓对平淡生活追求的细节。此次集体出阵则因为梅洁楼的收藏。
梅洁楼主人罗仲荣指出,25年前涉及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的中国书画几乎无人问津,在画廊、拍卖会上卖价比同水准其他题材的山水画、人物画低三分之一至一半,“我当时就觉得这些作品其实画得很好,而且就题材来说,未来应该是博物馆类型的藏品,于是开始收藏此类画作。”
事实上,中国嘉德在1996年便推出新中国美术作品专场拍卖,而红色题材近年来也成为中国私人收藏中的一条主线。
对于这些红色题材的作品,前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馆长高美庆向记者指出,此前在国际的艺术史观下,中国的红色题材作品一度是个盲点,觉得主题先行的创作比较单调。然而“红色经典”是中国近现代美术不可缺失的,“我觉得我们要正视这段历史,建立多元化的艺术史观,要落实到个体艺术家面对那个时代所做出的选择,做出的个人跟现实之间的协调、妥协。”
■ 解读
“红色”之下的个性表达
成系列的红色主题作品,多维度地呈现了红色时期艺术的发展,也为推动红色经典的研究与收藏奠定了基础。其文化与历史价值究竟在哪,或许通过此次展览也能给出部分答案。
展厅内展出了李可染创作于1959年的《山河颂(长征)》、1965年的《昆仑山色》等作品。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看来,李可染选择山水其实是种妥协。李可染最开始的成名凭借人物画,但1954年转向山水画,就是希望能与当时的社会时代要求一致同时又能在画中倾注自我的意识。
而另一位名家吴湖帆也在作品《行书“国庆观礼词”》、《苍松飞瀑》等中呈现了艺术家更多带有血肉和历史的细节。吴湖帆的这一书法作品有着他对新中国的喜悦之情。但吴洪亮指出,1957年正是吴湖帆最倒霉的一年,“这时候他还有如此的表述,这里面还有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李健亚)
编辑:陈佳
关键词:林风眠领衔 河山色染 红色经典绘画展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