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外媒:中国形成五类特殊老年群体
原标题:外媒:中国形成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等5类特殊群体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外媒称,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是中国法定第三个的“老年节”。新华网21日亦就中国“老龄化”现象发表文章。文章称,中国的“老龄化”呈现出明显的“未富先老”的特征。同时称到本世纪中叶,每3个中国人中就会有1位老人。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21日报道,重阳敬老,最初起源于古代民间避邪禳灾的风俗。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重阳节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中国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首次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今年是法律实施以来的第3个法定“老年节”。
因此,重阳节也使围绕“老人”的讨论热烈起来。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2400万,低收入贫困老人2300万。
报道称,以中国目前每年有3%的人口进入老年人行列计算,老龄化高峰将在十到二十年后来临。到本世纪中叶,每3个中国人中就会有1位老人。
除了数量庞大,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或未如人意。按国际上对于老龄化社会的界定标准。当1999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中国的人均GDP仅有840美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阶段时的水平。
报道称,如果说大部分发达国家是“边富边老”或是“先富后老”,那么中国的老龄化则呈现出明显的“未富先老”的特征。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城乡分割、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变革等多种原因,中国形成的是农村留守老人、城市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失能老人、“候鸟老人”等五类特殊老年群体。
令人倍感忧虑的是,与养老需求的快速增长相比,中国养老设施和服务在数量和结构上存在供给短缺。截至今年3月底,全中国各类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31833个。机构、社区等养老床位合计达到584.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7.5张。据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50到70张。同时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不到30万人,缺口高达1000万。
因老年人数量不断上升,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将突破万亿元规模,20年内有望达到20万亿以上。“夕阳红”产业方兴未艾,“白发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同时,有学者称,居家和社区养老有望成为“十三五”国家养老政策投放的重点。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五类特殊老年群体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