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三又三分之一:KCCA开馆展举办
现场嘉宾合影:(左起)策展人王晓松、策展人冯博一、艺术家梁绍基、艺术家尚扬、艺术家徐冰、艺评家尹吉男
麒麟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周丽娟致开幕词
“背后的故事: 北京塑料三厂的秋山仙逸图” 作品局部的背面
茧史(简史) 梁绍基 蚕丝、茧、木、铁、有机玻璃、古瓷匣钵、汉砖 2015
剩山图 尚扬 布面综合材料 2011-2013之所以邀请这三位艺术家参与开馆的主题性展览,主要在于他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能量,视觉文本已经深深地刻下了他们个人创作的烙印。同时,与其说他们是在对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经典艺术进行综合借鉴,有机的结合,不如说是他们在不间断地清理过往的创作意识、知识积累和视觉经验,并试图在意念与意境中体现东方的情怀,别有一番新鲜的语感和语境。显示了他们的艺术跨出了对于“似真性”的追求之后,在一种非具体的关系中,凸现了一种跨越不知边界的回归。特别是他们的艺术已经不仅仅是以作品图像、形态本身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而是由作品导致的多种情境,以及之间关系的一种综合体现。
“背后的故事: 北京塑料三厂的秋山仙逸图” 徐冰 材质:塑料厂的旧物和自然光线 2015
蚕山水 梁绍基 蚕丝、蚕蛹、蚕砂、蚕尿渍
剩山图 尚扬 布面综合材料、现成品及多媒体装置 2015尚扬的三幅《剩山图》和最新创作的多媒介作品《剩水图》,具有明确的现实环境的问题意识。他针对的是中国正处于一个高歌猛进的“大跃进”式的现代化阶段,尤其体现在认识论上对于主体无限能力的崇拜以及经济领域对于自然资源的无限开发。当现代化以其动人的诱惑和无以复加的危机向我们呼啸走来时,潜隐于中国现代化背后的失控与危害正是他揭露、批判这种现象的关键所在。梁绍基的《虚史之鉴》系列作品的实验性创作,一直以蚕丝的自然属性为介入方式,通过与具有象征性的现成品缠绕、遮蔽、解构,始终处于“无边”交织的抽离与延伸之中。在有形与无形、虚与实、空与静、光与影的碎片化的相互吸附结构里,成为他个人对生命、自然、历史,以及现实生存实在属性的触碰与体悟,或许还是灵魂出窍般地“禅修”过程的心理踪迹。而徐冰的《背后的故事:北京塑料三厂的秋山仙逸图》采取就地创作、就地展示的方式,充分利用了麒麟当代艺术中心现有的场地自身背景、空间和自然环境,包括装修的垃圾,将展场的某些局限整合并转换为这件新作的特殊性。并通过一种只存在于作品的空与影的镜像关系中,使以往观看作品视觉经验的看与被看之间的新型的视觉角度,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思维方式在艺术方法论上的特殊运用与转化。 这次联展构成了中国现实的无形且具无限力量的隐喻,也是三位艺术家多年来置身于当代文化的境遇,不断地进行艺术实验及对当代艺术研究走势的敏感、思考所做出的判断与创作。他们并没有简单停留在中国传统、当代文化资源中的符号层面上,更不是将中国元素、符号的滥用,支撑着他们艺术创作观念的是哲学层面的中国智慧。尤其是独立于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框架,摆脱了以往和现在流行的以深奥的理论及文字阐释方法代替观看作品的模式。这是我们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进行平等、主动对话的条件和基础。
于无声处 梁绍基 蚕丝、七个残破的塑料化工桶 可变尺寸 2015编辑:陈佳
关键词:KCCA开馆展 三又三分之一 尚扬 梁绍基 徐冰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