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70. 9%受访者支持为户籍改革设立专门政府基金
漫画:叶绿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公安部副部长黄明透露,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的户籍改革实施意见。国务院2014年7月30日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已经过去14个月,各地对于户籍改革都制定了改革目标和执行时间表。当前户籍改革的破冰之举,公众是否关注?他们对户籍改革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7%的受访者表示关注各地出台的户籍改革实施意见。45.9%的受访者指出具体条款说明模糊,难以量化,43.4%的受访者感到原则性条款过多,可操作性条款太少。
受访者中,城市户口的占七成,农村户口的占三成。
57. 7%受访者关注各地出台的户籍改革实施意见
调查中,57.7%的受访者关注各地出台的户籍改革实施意见,其中16.7%的受访者非常关注,28.8%的受访者表示一般。仅13.4%的受访者不太关注或不关注。
厦门大学科技哲学系学生赵厚(化名),在入学时并未将户口迁到厦门。现在他想办理港澳通行证、赴台通行证、护照,就必须回老家户口所在地。办理过程也十分麻烦,每一步都很繁琐,有时要回好几趟老家,特别不方便。
“户籍改革应该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从老百姓最期望的地方开始改革。”赵厚说,还要多做宣传,宣传到不同群体中去,比如学生、老人、社会弱势群体等。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研二学生李岩,也一直在关注各地的户籍改革。他认为,户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会影响到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家庭环境等各方面情况。“我希望国家能早日出台较为完善的户籍改革制度,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国家教育、就业等的平等化”。
对最近出台的户籍改革实施意见,47.6%的受访者感觉总体一般,42.5%的受访者表示总体满意,9.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满意。
在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看来,目前户籍改革的举措,整体上还是符合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大方向——通过户籍改革推动人口的有序流动。“户籍改革确实对中国人口的自由流动和社会福利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努力方向。但也要注意,如果我们完全自由、放任式地推动人口流动,势必会造成地区间的不均衡发展,这会与国家发展目标相悖”。
45. 9%受访者指出户籍改革具体条款模糊,难以量化
近半数受访者对户籍改革实施意见感觉一般,究其原因,45.9%的受访者指出是具体条款说明模糊,难以量化;43.4%的受访者感到原则性条款过多,可操作性条款过少;19.5%的受访者认为对配套政策说明太少,如与三农问题相关的政策。
“目前户籍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胡小武表示,第一,有些农村户口的居民,虽然符合所在地的落户政策,却不愿意迁移入籍,比如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农民很担心迁来之后,农村户籍所捆绑的利益就不存在了,所以他们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入籍意愿。也就是说,城市虽然放开入籍,制定了入籍政策门槛,很多人是不愿意越过这个门槛的。第二,户籍并不完全捆绑一些基本福利,就拿高校教师来说,高校教师可以将父母的户籍迁入教师本人的就业地,但迁入后并不能立即享受就业地的社会福利,比如养老保险、公费医疗、行政医疗等。
35. 9%的受访者担心有些落户政策缺乏监管,难保公平;35.2%的受访者认为积分落户条件过于严苛、繁琐;19.8%的受访者感觉一些意见难以同旧体制衔接。
自国务院2014年7月30日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户籍制度改革还面临什么样的阻力?在受访者看来,最大阻力在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城市病难以解决(52.7%),其次是地方政府缺乏改革魄力(36.4%),第三是相关政府部门执行力度不够(35.2%)。
其他还有:高额的户籍转化成本(28.7%)、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28.4%)、缺乏完善的配套制度建设(26.3%)。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政策系主任陈友华指出,户籍制度改革已非首次,但以往的户籍制度改革基本上在原地踏步,很少取得实质性进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包括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央政府缺少统一规划,地方政府的集体自利本性。只是目前全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形势出现了根本性逆转,地方政府在户籍制度上的改革措施,基本上属于形势倒逼的结果。
“户籍制度改革不仅牵涉到国家、社会、家庭与个人之间的责任定位,以及利益关系的再调整,更牵涉到政府内部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责任分担等问题,同时还面临城乡与区域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自利本性,从而使得户籍制度改革举步维艰。”陈友华表示。
在胡小武看来,户籍改革的阻力在于,各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考量。这是因为人口流动往往会带来全方位的治理改变,落后地区不愿意过多地将人口迁走,人口净流入城市也无法完全接纳新增户籍人口。这是因为人口流动往往会带来全方位的调整,拿落后地区来说,户籍转移到外地,势必会导致当地人口大量减少,会造成人力资源和消费的减少。人口净流入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公共服务、交通、环境、住房各方面也会难以保证。所以说这是当下面临的一个典型困境,全放开行不通,不放开也不行。
调查中,36.4%的受访者担心户籍改革会抬高特大城市的生活成本。27.2%的受访者觉得短时间解决一亿人口户籍问题,难度很大。
70. 9%受访者赞成为这一轮户籍改革设立专门政府基金
调查中,42.7%的受访者期待明确规范户籍改革,增强制度可操作性。41.5%的受访者表示要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
陈友华表示,首先,中央政府应在整个户籍制度改革设计与责任承担方面,尽更多责任。需要进一步明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定位与边界。没有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与责任承担,地方政府在户籍制度改革上不可能取得成功。其次,尽快实现基本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牵涉到公民基本权利方面,尽快消减而不是继续扩大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差异。
还有37.0%的受访者期待政策实施过程透明公开,保证公平公正。30.4%的受访者希望加强政府相关部门执行力度。27.2%的受访者希望切实落实好优惠政策,真正做到惠民为民。
胡小武说,目前我国提出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但户籍改革客观上又可能在短期内,导致人口流动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所以,全国一定要有序地调控因户籍改革导致的非均衡发展。
“在城镇化进程中,市民化成本基本都是政府财政在投入消化。如果设立专门的政府基金,更能显示出这项工作的专题性,也会更加有效一些。” 胡小武说。
调查中,70.9%的受访者赞成为这一轮户籍改革设立专门的政府基金,其中28.1%的受访者感觉非常有必要,认为可以切实做到实惠到民,42.8%的受访者表示有基金可以方便做事,但要做到公开透明。
也有21.7%的受访者担心,基金在方便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明确表示不赞成的占7.5%,其中4.4%的受访者表示并入政府预算即可,不用特立,3.1%的受访者感觉有基金难免有黑幕,难保专款专用。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 政府基金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