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北京试点刑事案件涉案财物以“电子专属身份证”实现全流程监管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涂铭 熊琳)北京西城区人民检察院试点运行“刑事诉讼涉案财物职能管理系统”一年间,综合运用二维码识别、数字成像、数字化存储等多项技术和设备,为每一件刑事案件涉案财物提供“专属电子身份证”,确保涉案财物去向的全流程清晰可查。记者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获悉,这套系统成熟后将在全市陆续推广。
“将涉案财物放置于这个主操作平台上,完成拍摄、登记和信息录入,做好与公安部门对物品的交接。整个过程均由电子摄像监控。”在西城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办公室里,行政装备处处长李旭东正在演示系统运行过程。
李旭东表示,该院的涉案财物储备箱柜分为大小不等200余个,储存的涉案财物小到纸片,大到高尔夫球杆、树杈等。每一样物品从进入检察院开始,就通过拍照留底、图片自动存储以及信息录入等方式生成二维码格式的专属电子身份证。“保管物品的每次出库、移转,都会生成清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给移送方、受案方和办案人员。”
为确保存储间的安全性,门锁采用高强度自动化防盗门装置,进入则需要保管员用指纹通过“活体静脉流量识别门锁”的识别。为进一步保证安全,整个存储间实现了摄像头监控的全覆盖。
西城检察院检察业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吴新华介绍,以前,西城检察院对于涉案财物的管理多采用人工录入涉案信息,并将涉案财物放置于货架上的管理模式。这就容易出现查找难、耗时长、阅读不易、难以共享等问题。新系统运用后,不仅具有保存信息量大、存储时间长的优势,更能减少涉案财物的物理损耗,明确每一件涉案财物的去向。
李旭东表示,未来,希望能够将涉案财物管理系统延伸至法庭预审、出庭环节:通过三维影像模式,对涉案财物的数字化描述更加逼真,使得案件承办人在法庭预审、出庭环节不需要出示实体证物便可完成相关工作。此外,设立专属网络互联系统,为承办人提供相关信息的电子查询等便利。(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刑事案件涉案财物 电子专属身份证 全流程监管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