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品鉴收藏品鉴
嘉德“大观”秋拍亮点前瞻
李可染作品《万山红遍》
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将于下周在北京举槌。作为全球中国书画市场的风向标,每季“大观之夜”专场拍卖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在拍卖会尚未拉开帷幕之际,我们先来观赏一些重点拍品。
潘天寿作品《朝霞》
六件扛鼎巨制
大观之夜将推出潘天寿、李可染、傅抱石、黄胄、齐白石五位殿堂级艺术大师的六件重要作品,每件都堪称“扛鼎之作”。六件质素如此之高的精品力作同时现身,必将令市场为之瞩目。
今秋推出的两件潘天寿上个世纪60年代的磅礴巨制———《劲松》和《朝霞》。《劲松》以一棵苍松撑起整个画面,凸显出潘天寿对画面结构高超的掌控力。《朝霞》描绘晨曦中立于磐石之上一只桀骜不驯的秃鹫,这正是潘天寿对当时流行的中国画“虚无主义倾向”的有力回应。
李可染据以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长沙》辞意而创作的《万山红遍》,是李可染中国画改造进程中极为成功的探索,堪称艺术家生涯的巅峰之作,亦为新中国美术史上极具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创作。在这幅《万山红遍》中,高大雄浑与深远幽邃合二为一,所谓“欲求其大,务尽其变”的古意精髓便在于此。
从1962年开始至1964年,李可染先后共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第一幅《万山红遍》1962年作于广东从化温泉翠溪宾馆,画成后一直由李可染保管,1999年经中国嘉德释出市场。1963年,李可染再于从化创作了第二幅《万山红遍》,此幅由李可染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1964年,在北京西山八大处,李可染创作两小两大共四幅《万山红遍》。同年应荣宝斋之邀,李可染为15周年国庆再作一幅。此幅与稍前西山所作较小的一幅都为荣宝斋所藏,2000年荣宝斋以501.6万元的高价释出其中一张。今秋,将于中国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中现身的,即为荣宝斋旧藏的这一幅。多年后这件名作再度现身拍场,必将万众瞩目。
傅抱石《郑庄公见母》极为稀见,根据叶宗镐先生在《傅抱石年谱》中的记述,上世纪40年代法国驻华使馆人员、法籍越南人杜安自称原姓段,以《古文观止》中首篇《郑伯克段于鄢》为题向傅抱石求画,傅抱石遂作《郑庄公见母》予之,现存这件未署款的画稿已经由罗时慧女士捐赠南京博物院。长期以来,研究者多认为除却这一画稿,应有成稿存世,然多年苦寻而不得。此季的《郑庄公见母》正是这一画稿的成稿,堪为傅抱石“上古衣冠”的典范之作。
黄胄《听琴图》堪称黄胄上世纪80年代多人物、大场面的重要创作,几乎所有黄胄画集都有收录。画面取材于新疆的花帽巴扎,截取了维族妇女围坐一团,边绣花帽、边听胡琴演奏的热闹场面,体现出画家对人物“情态”精准的把握和拿捏。这件名作是黄胄当年在北戴河休养期间所作,完成后即辗转流至东瀛,所以国内很多著录所用图片都是翻印的,此次难得良机,让我们终于得以一睹原作风采。
齐白石《吉寿永昌》尺幅硕大,气势撼人,为齐白石赠好友罗隆基所作。此幅齐白石极为少见地画了九个充盈的桃实,枝干上又画了两个对望的绶带,寓意长寿万年。齐白石与罗隆基交谊深厚,齐白石画赠毛主席的《鹰》就是由罗隆基代为转交的。此幅《吉寿永昌》于香港藏家手中宝藏多年,是齐白石晚年极为少见的大尺幅创作。
黄胄作品《听琴图》
《石渠宝笈》佳作
领衔古代书画
本次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部分,共推出精品30件,其中两件《石渠宝笈》著录书画尤为亮眼。董其昌的《疏林茅屋》,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此图先用淡墨勾稿,再以渐深的墨色反复勾摹,笔墨秀逸,墨淡而不掩用笔之妙。所画山石凹凸向背分明,劲峭中饶清逸之趣。树干多曲折顿挫,枝叶或纷披,或浓郁、或简淡,尤见笔墨的丰富变化,为董氏精心之作。
乾隆皇帝《御笔分题行书册》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卷四以及《御制诗集》三集卷九十八。此《御笔分题行书册》书于乾隆壬辰年,此时的乾隆皇帝虽然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但在这十幅对题之作中,通篇气息中规中矩,端正秀美,用笔圆润委婉,力透纸背,难掩帝王之气。当是他书法成熟风格的代表之作。此外,张大千旧藏王翚《仿古山水八帧》,石涛《双骥图》,金农42岁作《隶书〈长歌一篇效李太白体奉祝大椿〉》册,傅山《隶书杜甫〈春宿左省〉诗》,佚名《圣迹图》册,罗牧、宋荦《匡庐烟雨诗画图(并诸家跋)》,任熊《福禄寿三星图》等,亦是市场中少见的珍品佳作。
两组主题策划显新意
此季大观之夜专场拍卖特设两组主题策划:“食金石力———与古为徒吴昌硕”和“晨曦———新中国十七年专题绘画”。
吴昌硕曾说:“我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此季“大观”延续一以贯之的“大家”系列,集合12件吴昌硕书画精品汇成专辑,以“食金石力”为题强调吴昌硕的艺术追求。其中,老舍旧藏《致三多花卉册》尤为珍贵,缶翁于方寸之间纵笔写八开,每开以草书作题。复有陈半丁、罗复堪、张伯英、齐白石于后页具跋。为缶翁画赠其同门“六桥观察使”之作。
所言“六桥”即为三多,又名三六桥,汉姓张,字六桥,满洲正白旗人,北京籍,生于杭州。23岁时官达二品,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后任浙江武备学堂总办及督练公所洋务局提调,继为杭州知府,民政部参议兼归化成副都统,后历任盛京副都统兼守护大臣等职。民国以后,不问政治,以诗词学问怡情。张六桥与吴昌硕都曾受业于浙江俞曲园太史,故缶翁以“同门”相称。张氏之后,此册由“再生”续藏。“再生”即陈再生,斋名“有容室”,富收藏。陈氏之后则由老舍先生珍藏数十年,期间从未现身,直至2015年初“人民的艺术家———老舍、胡絜青藏画展”上才再次与世人见面。此本传藏百余年,流传有序,而面貌品相完好如初。
“晨曦——新中国十七年专题绘画”是本季特别策划,以1949-1966为特定时间段,汇集了33件囊括傅抱石、石鲁、蒋兆和、朱屺瞻、于非闇在内的活跃艺术家的出新之作,以各类源自生活的写生创作尤为瞩目,以期凸显这段新中国的阳光岁月。
碑帖主题凸出学术性
金石碑帖,自乾嘉以降一直是士大夫收藏之最高境界,民国时期,极为兴盛,善拓价格甚昂,藏家皆以此为重。本次大观之夜亦首次推出碑帖专题,均为常州王氏一门所藏。
常州王氏一门以实业起家,经商之余,喜搜集、鉴赏历代金石,藏品颇丰,为当时碑帖界之翘楚。所谓善拓,指传拓年份较早者,当在明中叶以前;指传拓份数较稀者,当在百份以下;指有先贤跋语、名家递藏者,三者足一即可称之。此次常州王氏一门所藏之碑帖12件,皆可称之为善拓,且传承有序,多为稀见之品。
陈景陶、俞复旧藏《汉孔宙碑》为此碑传世最旧本,颇为稀罕。何绍基、李国松旧藏《汉史晨前后碑》是明代晚期典型传拓风格,被海上名家王壮弘称为“《史晨前后碑》拓者之最”。《晋王献之书洛神赋碧玉版十三行》为翁嵩年未呈内府前所拓,传拓当在清康熙时期,经名家递藏,有先贤跋语,传世无多。
清初期拓本《魏张猛龙碑》浓墨厚重,字口瘦劲,风采迷人。《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为崇恩、李经畬、孙多巘旧藏,叶志诜审定,当为宋元时期未经俗手剜刻拓本,流传有序,有名家跋语,殊为难得。(孙晓虎)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嘉德 秋拍 李可染 潘天寿 黄胄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