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讯息书画讯息
艺术市场调整并非坏事
艺术市场调整并非坏事
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礼品书画被遏制的大环境下,艺术品市场在2013年进入调整期。业内人士预计,这段调整期将持续3-5年,也有观点称调整期于2015年进入谷底。调整期是对市场的梳理,对于艺术家本身来说也并非坏事。
2009年起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进入了“亿元时代”,至2012年艺术品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但同时,大量产生的泡沫、 虚高的作品价格,打破了市场秩序。尤其是一些当代书画家的作品,近乎天方夜谭的价格,已完全游离于市场规律之外。
“过去的艺术市场是‘过热’了,‘热’到了市场和艺术家都失去了理性,缺乏冷静思考。这个‘热’是市场热,带动了很多藏家去凑热闹,这样就造成艺术本身出现了很多滥竽充数的现象,用作品的成交额去衡量艺术家的自身价值、成功与否,艺术本身被淡化了。艺术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资本,但当资金和资本成为惟一考量标准时,实际上是对艺术的毁灭。从西方来说,艺术品投资是一个小众群体,而在那段火爆的时期,全民皆收藏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艺术品金融专家蔺道军说,火热的市场,把艺术家也带火了,他们对于艺术本身的关注下降了。“市场逐渐冷下来后,很多艺术家可以沉下心多读读书,多关注艺术本身,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
市场的冷淡不仅可以让之前虚火的艺术家静下心来思考,也给了青年艺术家发展的空间。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报告称,调整期内,青年艺术家作品在市场中表现良好,去年青年艺术家市场走势呈现自2012年以来的连续上升,在上拍量和成交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成交额达到历史最高,同比2013年增长17.48%。青年艺术家的崛起原因除了收藏者的年轻化,还因为名家大家的作品价格高到一般藏家无法碰触,而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相对于整体购买力来说并没有那么高,给市场留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市场冷淡期内,青年艺术家明确自身的定位,再加之收藏市场的年轻化,稳定清晰的格局正在形成。
在这段寒冬期,对于艺术的生产者而言,应与市场保持正常的合作关系,艺术家不能冲到市场的第一线,将精力放在“主业”——创作和研究上。同理,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不可能简单画等号,面对市场,艺术家要有定力、有独立的判断、有坚守,引导市场、提升市场和藏家的鉴赏品位,在艺术市场中能够得到认可的终究是那些具有学术价值的作品和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家。对于市场而言,在这段时期也可以寻求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模式。(傅玛丽)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艺术市场调整 艺术品收藏市场 泡沫 虚高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