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上海民盟界别政协委员再次座谈生态文明建设
10月30日,上海民盟界别(扩大)政协委员活动在松江辰山植物园举办,继5月26日的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主题再次展开座谈交流,探索深化推进上海“海绵城市”的系统化建设。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方荣和10余位委员出席座谈会。上海市政协委员、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杨文悦主讲。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围绕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等,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高整个城市的防汛能力,同时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此次座谈中,杨文悦委员详细通报了上海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进展以及未来规划。目前,上海已选择浦东临港地区和普陀桃浦地区等三个地方开展试点。她指出,上海将着眼于海绵城市的系统化建设,从相关法规制定、具体技术指标和具体项目入手等方面,着力推进以“绿”为主体的海绵城市建设。
针对杨文悦主讲的“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尤其水资源的利用方面,不少委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何祖华委员认为,上海水资源的利用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从近期来看上海是一个不缺水且需要防涝的城市,这样导致各种用水非常浪费,因此须着眼长远,首先将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等分开。孙超才委员认为,上海不少地方水体污染严重,延伸开来,化肥、农药和抗生素使用等都需要规范减量,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针对上海正在着力推进的郊野公园建设,周保春委员建议让其自然演绎成为湿地公园,而无需着力垫高、刻意为之,以此维持相关地域的生态平衡。曹阿民和何赛飞两位委员则建议,借鉴国外代表性城市收集雨水的经验,比如可考虑制定建筑规范,从源头强制开放商在建设小区绿地时建造地下水库收集雨水,未雨绸缪应对缺水等问题。
方荣副主委作总结讲话。他表示,与会委员针对主题,对上海为何要建设海绵城市以及如何建设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思考与高质量的建议。时至年底,他针对即将召开的2016年市“两会”,鼓励委员们多加思考,早做准备,提出有见地、有分量的提案,切实履行参政职责。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上海 民盟 政协委员 座谈 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