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每位作者都应是一堆篝火
文学其实是伴随篝火而生的。无论是一天劳累后,人们在夜幕降临之时,以讲述故事来消磨漫漫长夜,来彼此鼓舞,还是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人们表述对上天的敬畏与祈求,渴望未知的命运因此平顺,都伴随着篝火。正是在一堆又一堆的篝火旁,分娩出文学、舞蹈等不同艺术门类,分化出祭司、作者等不同的讲述人。
时至今日,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人人都是新闻人,其实,也意味着人人都成为了故事的讲述者。此时我们如果还能勉强把这些讲述者划归为即兴的、零散的思考,把创作者默认为专业的、完整的传播,坚持认定两者之间还有半步之遥的差距,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创作者?
我想,进入的门槛越低,意味着对超越的要求越高。如果说,曾经成为作者,需要在篝火旁讲述故事,那么,今天的每一位作者自身就应该是一堆篝火。
在这个任何人都能因为独特题材、因为灵感突现而讲述一个故事,闪耀出一朵火花的时代,一位作者必须以才华点燃生活,成为持续燃烧的篝火。
这就意味着仅仅有生活积累的大捆木柴还不够,还得借助于科学而勤奋的专业训练,把容易一闪即逝的灵感凝固成为火柴一般的稳定状态,把生活用才华点燃。另一面,有足够的灵感火柴还不够,还必须从经历、从阅读等一切地方收集生活的木柴,耐心翻晒,堆积出足够的柴火堆。作品是作者的精神生命。一部作品因足够烈度而燃烧,才能实现继承中的创新,汇聚、温暖甚至引领当下的更多人。
对于儿童文学写作而言,每一位作者必须是篝火。
文学是人学。国际上界定儿童是指0—18岁的未成年人,儿童文学也由此成为文学中隐含教育性最强的一种。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有一句名言: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同理,世上一切人与事,都能被儿童文学书写,关键在于“合适的方法”。
一部仅仅是发现黑暗、记录问题的作品,对成人来说可能是合宜的,其存在的价值在于激发成人的思考、判断与处置。但对儿童而言,如果呈现黑暗时不能提出解决方案以供参考,儿童任由好奇天性驱使,以自身力量去思考、摸索并试图穿透黑暗,即使不说危险,也难度太大、挑战过大。因此,儿童文学倘若止步于发现黑暗,对儿童的教育就大不利的。
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只有成为篝火,才能以自身的温暖与明亮,记录阴冷而不被熄灭,描摹黑暗而不被吞噬,揭露失望而不至绝望。只有这样,所书写的每一处丑陋,都将成为追寻美的一次失败,既纾解作者又抚慰读者,并将激励着儿童由此开始勇猛前行。因此,新的历史时期下,修订完善儿童文学的定义才如此有必要。我认为,以积极心理观照与记录世界的文学,才能被称为儿童文学。让太多只是“关于”儿童的书籍退出童书的领地,才能让每一个儿童有机会拥抱智慧的爱与美。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作者 文学 儿童文学


西藏迎来“萨嘎达瓦”节
斯里兰卡暴雨成灾至少19人死亡
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
佳士得全球精选拍品展亮相香港
美泉宫夏夜音乐会
利马“小丑日”庆祝活动
北约将加入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
北约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