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旅法摄影师花15年记录三峡面貌
框哥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650余公里长的三峡面貌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旅法摄影师曾年用了15年时间记录三峡面貌的变化,为三峡留下了珍贵的图像。” 中国古代有一部《水经》,是一部叙述河流水道的书,到了北魏的时候,郦道元老先生给《水经》写注,也就是大家今天所熟习的《水经注》。其中关于长江三峡的描述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以至于今天的人们将其作为中学的课文。一方面可以学习古文,另外可以使一茬又一茬的芸芸众生去敬重自然。
2006年重庆长寿区 三峡水库上游重庆扇沱的长江岸边,崖壁上文化大革命时期雕刻的毛泽东语录“敢叫日月换新天”等字句依然清晰。
2003年宜昌三斗坪 三峡大坝左岸电厂,工人正在进行电机导流管的安装。同年7月10日左岸2号机组投产发电,是三峡第一台发电机组。
1998年湖北巴东 神农溪边纤夫们拉船逆流而上,这样的景观已经一去不复返。
2003年6月宜昌三斗坪 三峡大坝首次蓄水泄洪成为新景观,游人在坝前留影。
1996年湖北监利 长江水患造成监利县内涝,当年全县农作物绝收,不少居民房屋倒塌,这是当年的灾民在自家倒塌的房屋前。
郦道元老先生说:长江三峡的两岸有高山连绵不绝,悬崖峭壁,遮蔽了天空,甚至也遮蔽了太阳和月亮……还说江水很急,下水的船,行驶极快,可以比得上快马,甚至是风……在春天和冬天,清澈的流水,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贯穿其中。太美了,太绝了。如果碰到了好天气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里冒出寒气,山谷静悄悄的,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啸,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之中传来回声,悲哀而且持久……最后郦道元老先生记录了一段在三峡里居住人们的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08年重庆鱼嘴 居住在土地庙抗美边的援朝老兵刘顺朝。
2008年重庆市区 洋人游乐园
2003年7月重庆双江 由于三峡大坝蓄水,下岩寺被淹得只剩露出的佛头了。
2006年重庆 由于持续大旱,长江中上游水位下降,朝天门码头边的船搁浅在江滩上。
1997年宜昌三斗坪 三峡大坝长江截流
1998年宜昌三斗坪 三峡大坝船闸工地,工人用风钻打孔爆破岩石。
1996年重庆大昌 长江上的渔民在江边船上用餐。
2008年重庆 磁器口的新年庙会上,人们在玩套圈游戏。
1997年重庆涪陵 自然露出江面的白鹤梁,在2003年最后一次露出之后,已经被“无压容器”保护。
1998年重庆 朝天门码头附近的进城农民搬运工(俗称棒棒军)在简陋的寓所里休息。
1996年重庆奉节 瞿塘峡夔门古栈道上白帝镇石庙一社的三位樵夫准备上山砍柴。
2002年宜昌三斗坪 三峡大坝从5月1日开始永久挡水。三峡的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移民工程三个验收大纲通过审查。
1996年重庆大昌 兰英一家在自家兼做餐馆的小楼上合影。
2002年重庆奉节 移民搬走,村镇化为瓦砾,一个拾荒者在废墟中拆取水泥梁里的钢筋。
2008年重庆 经过十来年的建设,朝天门码头一带已经高楼林立。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三峡 重庆 记录 面貌 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