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掉牙残根拔掉再种可避免牙周炎
牙周病患者体内的炎性物质水平会升高,结果导致胰岛素抵抗,继而引发血糖波动
牙周炎、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反复发作,可能不是吃东西“上火”那么简单,而是口腔里缺了牙,特别是长期存在牙齿残根所致。广州有口腔医学专家称,缺牙会给口腔留下敏感的区域,不光可导致牙周疾病,甚至会引起血糖波动,建议这类患者及早修复缺失的牙齿,特别是形成病灶的残根,各种牙病便可自行消失。
今年63岁的张姨七八年前开始掉牙,吃不好、睡不好不说,还反反复复发生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牙周炎症等。她到暨南大学附属穗华口腔医院检查,拍了牙片才找到症结:右上颌和右下颌上下两颗牙齿掉得不彻底,存在细小的残根。医生告诉她,吃东西后有食物堵塞在缺牙处,清洁不彻底就导致了牙周病。医生把没用的牙齿残根拔掉,治疗好牙周疾病,然后种上了种植牙。此后,张姨不仅吃得好睡得好,而且多年来一直困扰她的牙周病也消失了。
很多人都把牙周炎、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归咎于吃东西“上火”、熬夜等。暨南大学附属穗华口腔医院院长赖仁发教授指出,大多数的牙周疾病其实都与牙齿缺失有关——缺牙区成为整个口腔环境中的敏感地带,容易堵塞食物,不及时清洁容易造成牙龈炎症,各种牙周病也会反复发作。牙不好,血糖会跟着升高,因为牙周病患者体内的炎性物质(如C反应蛋白等)水平会升高,结果导致胰岛素抵抗,继而引发血糖波动。
一些老年人认为牙齿掉了就掉了,反正不痛不痒,就是吃东西受点影响,便没太在意。然而,他们可能是发生了龋齿性掉牙——牙冠大面积缺损,严重时整个牙冠都会缺失,但剩下了残余的牙根。赖仁发提醒,一旦形成了残根,不仅影响美观和咀嚼,牙齿的髓腔、根管就暴露于口腔的有菌环境之中,细菌可以通过根管到达根尖形成根尖周围炎,使牙齿成为病灶牙,严重时可引起全身的疾病,建议尽快拔除。如果残牙、牙根稳固且足够长,没有形成病灶,也可以不拔除。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龋病患病率高达80%以上,成年人牙周健康率仅14.5%,近四成成年人和九成中老年人牙齿缺失,并逐年呈年轻化发展。然而,牙齿修复率不到二成。赖仁发建议,牙齿缺失后最好尽早修复,有助于治疗反复发作的牙周病和控制糖尿病。
(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彭维宏)
编辑:赵彦
关键词:牙周病 牙周炎 老年人龋齿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