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贵州惠水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7村将提前迈入小康
4年前,国务院下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到2015年,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基本实现“五通十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基本实现“一减少、二达到、三提升”。比如,通油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信息(电话、宽带),通沼气(清洁能源);有安全饮用水,有安居房,有卫生厕所,有学前教育……等等。这是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的物质基础。
从岭南百越支系发展而来的毛南族,目前全国有10万人,在上述《规划》关注之列。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涟江水畔,3000毛南族兄弟姐妹,与苗、汉、布依等18个民族共生共处,给这块土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近几年,惠水县为毛南族群众在农业、交通、水利、美丽乡村建设上提供大量帮扶,在毛南族聚居地新修公路和村组步道、安装路灯、设置垃圾箱,为村里购置农村小型垃圾运输车、铺设管道、新建提灌站、蓄水池、停车场、寨门和民族文化广场,还还帮着改造民居、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这些举措,让毛南族群众的生活焕然一新。
毛南族小伙迎亲,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从根本上帮助毛南族群众脱贫致富,惠水县将对毛南族单纯的“扶贫”向“扶智”转变,依托贵州盛华学院、县民族职校等院校,免费为毛南族家庭的劳动力开展工业、建筑业、服务业方面的实用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开办农家乐,实现增收致富。
惠水县濛江街道司蒙村,班江梅一家2年前开办毛南风味农家乐,现在每月收入2万余元。
中国网记者了解到,一些毛南族的学子从贵州盛华学院专门开设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承班毕业后,不仅成为了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有的还闯荡北京发展事业。
在物质生活不断富裕的同时,惠水县也不断加大对毛南族群众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帮扶力度。
目前,惠水县的毛南族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移动电话、网络、广播电视等覆盖率10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惠水县还成立了毛南族研究学会,开展《惠水县毛南族》书稿的撰写,组织县音乐家协会为毛南族群众创作了歌曲《毛南欢歌》。为了保留和传承毛南族民族文化,老人们当起了文化传承人,为年轻人传授本族语言及手工艺制品制作,随着民族特色旅游的兴起,这些民族文化绽放出了更强的生命力。
“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越是人口少、发展落后,我们的政策越向他们倾斜。毛南族的群众也很勤奋,这几年获得很快发展。”贵州黔南州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良海说。
2014年,惠水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已达9000元,最低的达到了7000元。今年底,惠水全县7个毛南族行政村将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贵州惠水 民族 毛南族 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