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回眸与前瞻: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题: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眸与前瞻
新华社记者周玮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15个年头。2015年,也是国务院设立“文化遗产日”十周年。
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参与下,我国非遗保护的显著成绩有目共睹: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保护方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20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保护条例;公众参与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与积极性不断增强。
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建立
19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为主题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透露了一组数字:
——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截至2015年已累计投入42亿元;
——我国共有38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是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国务院公布四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省区市公布1104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初步形成;
——文化部命名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年通过中央财政拨付每位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1万元,各省区市公布1229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步建立。”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说,近年来,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文化部门与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实践了多种保护方式,对于抢救濒危项目,提高传承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起文化部陆续对318名国家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目前全国设立与生产性保护相关的传习所、展示馆8720处;在云南、贵州等16个省区市设立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应对消亡危机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源于农耕文化,经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改变是其普遍面临的外界威胁。目前,一些非遗项目失去生存土壤面临消亡危险,个别门类项目与现代生活逐渐脱离,后继乏人,受众急剧减少。
“以传统戏剧为例,在过去60多年,20%以上的地方剧种陆续消亡。传承人群普遍存在文化素养不足、知识面较窄等弱点。可持续的保护传承机制还不健全,代表性项目保护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项兆伦说。
针对这些问题,文化部进一步提出并强化了三个理念:“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承发展;“在提高中保护”,增强非遗表现力和吸引力,实现可持续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避免出现只有建筑和商铺、没有原住民的传统文化空心村和空心街区。
为应对后继乏人危机,提高传承人群传承能力,文化部和教育部日前联合发文,共同全面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委托一批高等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对非遗传承人群进行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
由“抢救保护、建章立制”基础阶段转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纵深阶段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
项兆伦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工作将从“抢救保护、建章立制”的基础工作阶段转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纵深发展阶段:
——推动振兴中国传统工艺。计划制定并启动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促进非遗领域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在实施大规模培训的同时,鼓励文化创意企业、设计企业和高校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区域设立工作站,合作开发体现非遗本真性和现代审美要求的传统工艺品及运用非遗元素的各种衍生品。探索制定推出“中国手工”标识认证,发动商业网站与相关专业网站设立传统工艺品销售平台,在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旅游景区支持设立非遗展示、展演、展销基地。增设一批传习中心,形成浓厚的传习、交流氛围。
——进一步加大传统戏曲保护传承力度。包括编制传统戏剧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整体性保护规划,支持开展传统剧目复排和展演,加大对传统戏曲传承剧团、单位的资金扶持力度等。
——推进抢救性记录工程和非遗数据库建设。计划5年内完成对现有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加快建设非遗数据库和数字化保护平台。
——启动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重点关注国家级项目中代表性传承人空缺的2261个子项。
——开展保护规划编制和项目实施情况评估。评估工作将逐步覆盖所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继续推动非遗进校园、进公共文化场馆。目前一些高等艺术院校、职业院校已开设了刺绣、雕刻、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等非遗相关专业,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非遗学历教育的支持力度。在基础教育教材中增加非遗内容比重,支持各级中小学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将民乐、民歌等纳入音乐课,将腰鼓、秧歌、锅庄等纳入舞蹈课,将剪纸、年画等纳入美术课,将传统工艺纳入手工课等。充分发挥各地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的平台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展示非遗。
——积极推动我国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目前规定每两年只可评审每个申报国一个项目,我国在教科文组织的待审项目还有13项。
——开展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着力纠正和解决有法不依、监管不严、保护责任不落实、专项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非遗保护 非遗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