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泰勒首周不敌阿黛尔,两人都是大赢家
在过去的一周,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音乐话题,就是阿黛尔(Adele)新专辑《25》的销量。最终,这张被寄予厚望的专辑,也没让人失望,在美国市场以570万张的首周销量,创造了一个新纪录。而这个纪录上一次的保持者,还是15年前“超级男孩”的那张《不求回报》(NoStringsAttached)。
在实体唱片几乎已经被淘汰的时代,阿黛尔专辑销量的逆生长,对整个音乐产业来讲,其实只是一个特例,而没有任何能够复制的可能性。在一个缺乏超级巨星的时代,阿黛尔以唱功出色、歌曲好听、演唱动情等几大纯音乐的元素,最终打动了全世界的听众。尤其是将个人的情绪,唱出一种大歌的效果,而这种雅俗共赏的大气,恰恰是这个崇尚个性却缺乏共性的时代,最为缺少的音乐气质。
《25》的热销有着一定的必然性,毕竟阿黛尔的前两张专辑,已经为她打下了很好的市场基础。而离上张专辑相隔4年的时间里,仅仅只发行了一首《007》的主题曲《天幕坠落》(Skyfall),这种物以稀为贵的低曝光率,无形中也起到了饥饿营销的效果。
另一方面,阿黛尔虽然年轻,但她主打的反而不是年轻人的市场。其复古灵魂乐的唱腔风格,也让自己的音乐受众,往往是一些比较成熟的歌迷。这些成熟的歌迷,可以在阿黛尔身上听到传统流行乐黄金时代的味道,而他们的消费行为,同样也是理性且传统的。他们更愿意通过聆听一张唱片的方式,去了解一个更完整的阿黛尔。而实体CD唱片、甚至黑胶唱片,则是搭配这种习惯的最佳方式。
当然,《25》专辑的热销,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刚好赶在美国“黑色星期五”的打折购物日前上市,而此后又是圣诞销售期,使得这张唱片无形中又有了礼物的消费功能。不过,让这张专辑在销售数据上如此惊人的,还是阿黛尔在专辑发行初期,就拒绝与流媒体平台合作,使得无法在线上听到她歌曲的歌迷,只能通过实体唱片和苹果商店下载两种途径,才能获取阿黛尔的新专辑。这种做法,其实类似于院线上映新片的同时,并不会同时提供DVD、蓝光等影碟销售,从而可以避免同一内容的不同介质,在同一时间段内互相残杀。
这种近似于独家销售的方式,更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销售数据。今年早些时候,泰勒·斯威芙特(TaylorSwift)在推广自己的《1989》专辑时,也用了这种策略,并且同样获得了成功。当然这种策略,也只有阿黛尔和泰勒这样的超级巨星才能够使用,毕竟她们的个人影响力,已经成为和流媒体平台不相上下的品牌,所以有拒绝的资本,一般的歌手还是不要试了。
虽然《1989》专辑的首周168万张的销量成绩,这一次被阿黛尔的《25》碾轧,但泰勒·斯威芙特唱片排名今年销量第二,同样毫无争议。与此同时,上周在缺席的情况下,她依然以三项奖座,成为今年“全美音乐奖”的最大赢家,也验证了泰勒在如今美国乐坛不可撼动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生于1989年的泰勒,在今年“全美音乐奖”上,已经算是年龄意义上的老前辈,欧美乐坛的90后时代真的已经到了。 (爱地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泰勒 《1989》 阿黛尔 《25》 个人专辑


挪威北极圈小镇的“街头涂鸦艺术”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陕西大熊猫喜添仨“男宝宝”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图片展
葡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升至64人
蒙华铁路连云山隧道全线贯通
日内瓦大喷泉点亮“蓝灯”纪念世界难民日
白俄罗斯举行坦克双项赛 “钢铁巨兽”展示魅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