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泰勒首周不敌阿黛尔,两人都是大赢家

2015年12月04日 10:57 | 作者:刘文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过去的一周,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音乐话题,就是阿黛尔(Adele)新专辑《25》的销量。最终,这张被寄予厚望的专辑,也没让人失望,在美国市场以570万张的首周销量,创造了一个新纪录。而这个纪录上一次的保持者,还是15年前“超级男孩”的那张《不求回报》(NoStringsAttached)。

在实体唱片几乎已经被淘汰的时代,阿黛尔专辑销量的逆生长,对整个音乐产业来讲,其实只是一个特例,而没有任何能够复制的可能性。在一个缺乏超级巨星的时代,阿黛尔以唱功出色、歌曲好听、演唱动情等几大纯音乐的元素,最终打动了全世界的听众。尤其是将个人的情绪,唱出一种大歌的效果,而这种雅俗共赏的大气,恰恰是这个崇尚个性却缺乏共性的时代,最为缺少的音乐气质。

《25》的热销有着一定的必然性,毕竟阿黛尔的前两张专辑,已经为她打下了很好的市场基础。而离上张专辑相隔4年的时间里,仅仅只发行了一首《007》的主题曲《天幕坠落》(Skyfall),这种物以稀为贵的低曝光率,无形中也起到了饥饿营销的效果。

另一方面,阿黛尔虽然年轻,但她主打的反而不是年轻人的市场。其复古灵魂乐的唱腔风格,也让自己的音乐受众,往往是一些比较成熟的歌迷。这些成熟的歌迷,可以在阿黛尔身上听到传统流行乐黄金时代的味道,而他们的消费行为,同样也是理性且传统的。他们更愿意通过聆听一张唱片的方式,去了解一个更完整的阿黛尔。而实体CD唱片、甚至黑胶唱片,则是搭配这种习惯的最佳方式。

当然,《25》专辑的热销,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刚好赶在美国“黑色星期五”的打折购物日前上市,而此后又是圣诞销售期,使得这张唱片无形中又有了礼物的消费功能。不过,让这张专辑在销售数据上如此惊人的,还是阿黛尔在专辑发行初期,就拒绝与流媒体平台合作,使得无法在线上听到她歌曲的歌迷,只能通过实体唱片和苹果商店下载两种途径,才能获取阿黛尔的新专辑。这种做法,其实类似于院线上映新片的同时,并不会同时提供DVD、蓝光等影碟销售,从而可以避免同一内容的不同介质,在同一时间段内互相残杀。

这种近似于独家销售的方式,更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销售数据。今年早些时候,泰勒·斯威芙特(TaylorSwift)在推广自己的《1989》专辑时,也用了这种策略,并且同样获得了成功。当然这种策略,也只有阿黛尔和泰勒这样的超级巨星才能够使用,毕竟她们的个人影响力,已经成为和流媒体平台不相上下的品牌,所以有拒绝的资本,一般的歌手还是不要试了。

虽然《1989》专辑的首周168万张的销量成绩,这一次被阿黛尔的《25》碾轧,但泰勒·斯威芙特唱片排名今年销量第二,同样毫无争议。与此同时,上周在缺席的情况下,她依然以三项奖座,成为今年“全美音乐奖”的最大赢家,也验证了泰勒在如今美国乐坛不可撼动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生于1989年的泰勒,在今年“全美音乐奖”上,已经算是年龄意义上的老前辈,欧美乐坛的90后时代真的已经到了。 (爱地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泰勒 《1989》 阿黛尔 《25》 个人专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