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百岁国学大师饶宗颐为弘扬中华文化“脚不停”
新华社香港12月4日电(记者颜昊、王小旎)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这几天在香港有点忙,百岁高龄的他仍在为传承、交流和弘扬中华文化而奔走。香港特区政府和文化界近期连续举办活动庆祝他百岁华诞。
一场名为“香江艺韵”的书画展自3日开始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出,这场特别的展览由香港特区政府主办,展示饶宗颐精选的超过一百幅书画作品,以庆祝饶宗颐的百岁华诞,表彰他对研究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饶宗颐亲自为自己的展览剪彩。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及夫人梁唐青仪、中联办副主任殷晓静,以及特区政府主要官员等均出席了展览的开幕式以示祝贺。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在开幕式致辞时说,国学泰斗饶宗颐教授博古通今、学艺双携,他治学的精神值得崇敬。这次展览名为“香江艺韵”,不仅是因为当中数十件画作以香港风景为题,而且还要纪念饶教授与香港近八十年的不解之缘。
这次的展览是香港历年有关饶宗颐作品的展览中,最具规模和展品种类最齐全的一次,全面展示了他超过八十年的学术和艺术成果,包括他历年来的著作、学术论文、手稿、信札及学者研究饶学的著作,以及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的各类书画,如敦煌白画、禅画、西北宗山水、荷花,以及甲骨、金文、简帛、篆、隶、楷、行、草等各体书法等。
记者4日在展览现场看到,参观者中不乏老人及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市民。他们时而驻足欣赏、细细品味,时而拿起手机或相机拍下作品留念。几排座椅上坐满了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饶宗颐生平经历及主要成就的纪录片。
市民简先生当日特意带着七岁半的儿子来参观展览。他对记者说,儿子从小就酷爱中国书法,每年都会要求去不同的书法展,“孩子尤其喜欢饶宗颐的书法作品,说饶爷爷的字体勾画得特别漂亮。”
陈女士告诉记者她连续两天来中央图书馆欣赏这个展览,她关注饶宗颐的作品已有多年,也曾带着子女前往香港大学参观过饶宗颐文化展。“饶宗颐是国际上著名的国学大师和汉学家,他的学术著作已经很丰厚,却还有那么多精力画画、写书法,很令我惊讶。”
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伍德沃德女士对记者表示,她被展览的宣传板吸引产生了兴趣,便走进来参观,“我通过场内的介绍了解了饶宗颐先生的成就,他的作品很有中国书画的特别之处,很吸引我。”
4日,饶宗颐还出席了香港“满族文化抢救开发与研究”项目第二期启动仪式。他说,中华文化主要由“汉满蒙回藏”五族文化构成,缺一不可,日渐式微的满族文化更需国人抢救。以他本人命名的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近五年来参与了满族文化遗产的抢救调查与深入研究开发工作。
据记者了解,为庆祝饶宗颐百岁华诞,香港中华书局将于5日举办“学艺融通·经典著作联展”,将展出该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饶宗颐本人著作以及知名学者对饶宗颐作品的研究著作,如饶宗颐本人的《选堂集林·敦煌学》《老子想尔注校证》《殷代贞卜人物通考》,以及《笔底造化──饶宗颐教授绘画研究》《心经简林──饶宗颐的书法艺术》等。
饶宗颐1917年出生于广东潮州,按中国传统农历计算方法,饶宗颐今年乙未年为99虚岁。而根据中国传统民俗,一般是在99岁这一年过百岁生日。
饶宗颐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超过八十年,学术研究领域非常广博,精通甲骨文和梵文,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是一位享誉国际的汉学家。
2000年,饶宗颐获香港特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2011年12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1年7月,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10017的小行星命名为“饶宗颐星”。(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百岁国学大师 饶宗颐 弘扬中华文化 脚不停


吉林省开通直飞塞班航班
英乔治王子随父母出访 睡眼惺忪狂揉眼
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在家中身亡 享年41岁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零利率政策
罗马尼亚庆祝空军节
贵州黄平:第六届AOPA国际飞行大会开幕
美国宣布关闭全球最大黑市交易网站
第13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开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