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治霾,不能只依靠孤胆英雄
我家就在河北,现在这里已经成了雾霾的重灾区,如果在未来,把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过的“雾霾”定义为“疫情”,那我的家就是疫情核心区。这就是河北大气环境的现状。
连续三天,在河北走访雾霾治理情况,从环保厅、发改委到基层,从企业老总到普通员工,每个人提到“治霾”这个词的时候,都会显现出一种让人揪心的神情,如果用文字形容,这种神情,应该就是“悲壮”。
在和平时代,人们似乎都没有机会去“悲壮”。可偏偏,因为大气污染,因为雾霾,这些研究环保的人、经营企业的人,被推上了战场。
说“治霾”已经是一场战争,这毫不夸张。战争的本质就是危及人们的家园、生命,而现在,我们的家园、生命正在经受着雾霾的侵袭,尤其是那些虚弱的老人、年幼的孩子,更加无力抵抗。
面对雾霾,人们愤怒、指责、咆哮,这些我都理解,因为我的父母家人也都生活在雾霾之中,我也恨不得能一招见效,一夜之间,就让河北大地重现蓝天,让雾霾永不再来。
可事实证明,“治霾”不可能一招见效,也不会因为几位孤胆英雄心甘情愿把自己牺牲的干干净净——例如彻底关闭某一类企业、立下军令状、献出项上人头,就能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在强大的雾霾面前,任何一种单一的抗衡力量都太薄弱了,所以我很喜欢一句话:在雾霾面前,没有看客。
据研究显示,悬浮在空气中的雾霾颗粒的成分42%是“碳”。无疑,这些碳来源于排放,生产排放和生活排放。
目前人们最关注的是生产排放,因为确实已经有很多次实例证明,只要关停企业,空气质量就能迅速变好。河北省说,为了治理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我们已经断腕,逐步关停企业、转产、减产、分流职工,巨大的经济损耗河北一力承担,无怨无悔,毕竟河北人也不是神仙,也需要洁净的蓝天。但是,把所有相关企业——例如钢厂、炼油厂、水泥厂、建筑工地等等——全部永远关停,这肯定是不现实的。那就不是断腕了,那是摘除心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河北的产业结构是建国六十多年慢慢形成的。所以,关停和治霾,这不是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博弈,而应该是一场同心同力的建设——调整、改进、发展、治理。最后,实现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整个社会驶上绿色发展的轨道,最终实现良性发展。
说到生活排放,基本是要挨骂的。因为人们会说:“我就开个车、做顿饭,你还跟我谈碳排放,谈污染?”说实话,我自己也觉着这话听起来是挺找抽的。中国人煎炒烹炸了这么多年,突然现在就成了污染源?
但是,当我站在石家庄电视塔的顶上,在二百米的高空眺望整座城市,眼前全部都是高层建筑,密密麻麻,没有空隙。路上全部都是汽车,中间也没有空档。我想不止石家庄,中国任何一座二线以上的城市,从高空眺望,应该都是这样的情景。
在采访中我想找到一组数据,但因为时间关系,没来得及找。我想弄清楚,2005年、2010年、2015年,这三个年份石家庄供暖面积增长了多少。理论上说,肯定增长了很多,因为有目共睹,房地产业一直在蓬勃发展。
当供暖面积成倍次翻番的时候,却要求供暖公司保持十年前、五年前的排放标准。说实话,这做不到。
而这,只是生活排放中,最简单的一个细节。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而它们共同组成了,今天的雾霾。
我不是在替谁辩解,雾霾必须要治,我也是受害者。但同时,我承认,我也是雾霾的制造者。
说这么多,我不是要提议让大家都退回到三十年前的生活状态,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全体成员都能享受到越来越好的生活品质。
我是想说,产生雾霾的原因,来自于全社会每一个环节,所以,治理雾霾,不是单纯的依靠几个政府部门的行为、几家企业的牺牲就可以成功的。想打赢“治霾”这场战争,不能单纯的寄希望于几位孤胆英雄,需要一个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应该由我们全部社会成员组成。(完)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雾霾治理 严重雾霾 保护环境


挪威北极圈小镇的“街头涂鸦艺术”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陕西大熊猫喜添仨“男宝宝”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图片展
葡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升至64人
蒙华铁路连云山隧道全线贯通
日内瓦大喷泉点亮“蓝灯”纪念世界难民日
白俄罗斯举行坦克双项赛 “钢铁巨兽”展示魅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