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大宅门”后人携百年宫廷御药古方回归大陆
时隔六十六年后,“同仁堂”创始人乐氏家族的第十四代传人乐觉心,携乐氏宫廷御药古方从台湾重返北京,将第一家乐氏同仁老药铺开设于故宫东华门外一隅。
一百多年前,这里是他祖上供奉御药入宫的必经之路。中国制药业的老字号——“同仁堂”由乐氏家族创建,并历经300余年发扬光大。其中,长达188年的御药供奉,让“同仁堂”成为中华医药的金字招牌。
乐氏同仁第十三代传人乐崇辉(左)及第十四代传人乐觉心(右)。
经历“文革”,乐氏家族退出“同仁堂”。鲜有人知,解放前夕,乐家第十三代传人乐崇辉带着祖传制药配方的手抄本,远渡台湾,在当地重建“乐氏同仁”,延续至今。
“除了431种乐氏同仁老药铺的古方,我们还把延续上百年的传统手工制药工艺带回来,这是乐氏同仁回归大陆的最大资本。”乐崇辉的儿子,乐家第十四代传人乐觉心信心满满。
世代制药 荣享御药供奉
乐家与宫廷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唐朝。
乐觉心介绍,从唐昭宗开始,乐家祖上就在宫廷做医药管理和传授。明永乐年间,乐家从浙江宁波迁至北京城。
“同仁堂”在京城的崛起,正是乐氏家族世代努力的结果。
乐氏第一世乐良才,以铃医为生,走街串巷,行医制药。
第四世传人乐显扬,在清初当上了太医院的吏目,后诰封登仕郎,赠中宪大夫。乐显扬集古方、宫廷秘方、民间验方和祖传秘方于一身,创办药室。1669年,康熙皇帝为其赐名“同仁堂药室”。
第五世乐凤鸣承祖业,创办大栅栏同仁堂,集中精力研究丸、散、膏、丹及各类剂型配方。1706年,《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编撰完成。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乐凤鸣题写了同仁堂的制药宗旨:“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句话,也成为了乐氏家族的祖训。
“同仁堂”得以在京城名声大震,主要归功于其长达188年为清宫供奉御药的历史。正是在乐凤鸣这一代,1723年,雍正元年,皇家御赐乐家独办官药。“同仁堂乐家老铺”由此成为独享御药供奉殊荣的民间药铺。
到了乐氏第九世,乐百龄配制出乌鸡白凤丸,被慈禧太后及宫廷贵妃视为珍品。“慈禧太后当时对乐家的养生酒和汉方美容特别重视,犒赏嫔妃时都是给乌鸡白凤丸。”乐觉心常常听父亲回忆那段历史。
前些年,风靡全国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讲的正是北京乐氏家族第十二世乐敬宇(剧中创办阿胶厂的白景琦)继承发扬祖业的故事。
但随着时代变革,到了乐氏第十三世,也就是乐觉心的父亲乐崇辉这一辈,乐家老药铺的命运也随之浮沉。1949年,乐崇辉远渡台湾,随行的还有一些当年同仁堂的老药工;乐氏其他族人则留在北京或内地其他地方,继续经营“同仁堂”及其他兄弟品牌的药房。
1956年,乐氏家族第十三代传人、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乐松生代表北京工商界向中央政府来递交北京市私营企业全面实行公私合营的喜报。乐觉心的二叔乐崇熙还参与了第一部《中华药典》的编纂工作,很多乐家药方都被编入了《中华药典》。
但后来,“文革”让乐家和“同仁堂”都遭受了沉重打击。“文革”结束后,同仁堂乐家老铺更名北京同仁堂,成为国有企业。
谨记祖训 恪守制药良心
虽迁居台湾,但继承了乐家血脉的乐崇辉、乐觉心父子,却恪守祖训,希望继续传承祖业。
乐觉心介绍,父亲乐崇辉迁居台湾时,带走了乐家老药铺的手抄配方本,其中记录了198个同仁堂古方,加上其它传承配方,共有431种同仁堂配方。
在台湾定居后,乐崇辉带着乐家老药工,招收学徒办起了台湾同仁堂药铺。如今,年已86岁高龄的乐崇辉仍在制药教徒,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传承着最传统的手工制药工艺和宫廷御药文化。
据台湾当地媒体报道,两岸三地共有三大文化,除了孔子文化、故宫文化之外,就是乐家带到台湾的宫廷御药文化。
除了珍贵的手抄配方本,乐崇辉还向儿子乐觉心传授了乐家制药的另一个“秘方”:坚持选择道地药材,坚持炮制工艺,药效自然会出来。“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多年来,乐崇辉跟儿孙辈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制药一定要讲良心!”
乐觉心说,父亲的告诫背后是有原因的。在乐氏宗祠里,至今还摆放着一个没有头的先人泥像。当初,这位先人因为在药品炮制上出了问题而被砍头。数百年来,这尊无头人像,时刻提醒着乐氏族人。
“现在中药市场上充斥着假药和乱象,乐氏讲究的重点是返璞归真、莫忘初衷。”与开着小药铺、只想守住乐氏同仁招牌的父亲想法不同,乐觉心希望把乐氏同仁老药铺做大做强。
回归大陆 重振乐氏金匾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尤其看到“健康中国”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始终心怀“振兴祖业”之念的乐觉心,决定回归。
2013年5月,乐觉心在北京正式创立乐氏同仁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同年,乐氏同仁收购河南三门峡莘原药厂。与此同时,首期占地200亩的乐氏同仁药厂开建。新药厂依据制药业的最高标准——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PIC/S成员国的GMP标准打造生产线,计划在现有产品线中,增加部分乐家老药铺的传统品种,包括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和提取原料药。
遵循乐家祖训,药材的质量是重中之重。为此,乐氏同仁还在素有“一步三药”天然药库之称的河南卢氏县建立了中草药种植基地。
乐觉心介绍,为把控药材质量,乐氏同仁建立了药材甄选专职团队,传统经验结合现代检测技术甄选每一批药材。饮片质量及药性检验,则取中国、日本、美国、欧盟、WHO的综合最高标准。
2015年7月,北京。坐落在故宫东华门斜对角的乐氏同仁老药铺(含中医诊所)北京旗舰店开始试营业。东华门,曾是乐家所制御药运入清朝宫廷的第一道大门。
“乐氏同仁回到大陆,希望选择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地方落脚。”乐觉心介绍,当年乐家人供奉御药时,专门有一块进入宫廷的木腰牌,到了慈禧太后时期换成了金腰牌,每三个月便会从东华门进入宫廷到御药房。
进入2016年,乐氏同仁老药铺(含中医馆)郑州旗舰店也将开业。
乐觉心介绍,乐氏同仁连锁机构将以中医馆加老药铺的方式复合式经营,计划三年内开设连锁门店超过100家。各连锁门店将以儿童成长、银发族保健、男性保健、女性保养健康调理四大门诊为主轴,坚持中医看诊“一人一方”,为顾客量身定制乐家祖传方药调理和治疗。
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这些连锁门店还将开通高端医疗健康服务,从大陆和台湾招募医师团队,为VIP会员配备专属健康管理顾问。
乐觉心介绍,乐氏同仁在台湾已成立了“台湾乐氏同仁堂联盟”,把台湾的一些学术单位联合起来,做“老药新制、老药新研”;同步,也积极与大陆的医院、高校及研究单位接触,谋求战略合作。
“我们恪守传统,也拥抱科技,只有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乐氏同仁才能真正将中华医药发扬光大”,乐觉心说。(王卡拉)
编辑:陈佳
关键词:“大宅门”后人 携百年宫廷 御药古方 回归大陆



浙江兰溪发现庞大石窟群
热浪袭击巴基斯坦
法国现蓝色龙虾 每300万只中仅有1只蓝龙虾
沈阳怪坡虎园6只小东北虎呆萌可爱
韩国迎接佛诞节 儿童剃度变小和尚“萌哭”
法国大选举行在即
英国议会批准提前举行大选
国际古迹遗址日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