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致公党厦门市委召开社会服务工作情况通报会 打造自身品牌
本报讯(黄莉莉记者照宁) “社会服务是我们开展社会实践、实现自身价值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侧重服务‘侨海’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创新与品牌效应。”致公党厦门市委近日召开2015年社会服务工作情况通报会,致公党厦门市委主委徐平东在会上特别提出。
多年来,致公党厦门市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工作:自2008年起连续8年开展的“海西春雨行动”,为翔安区新店镇霄垄村送去科技、文化、法律等服务;至今已连续举办7期的“同心致公讲坛”,发挥着丰富社区居民和党员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开展“同心进社区”、“邻里守望”、“送福到侨家”等服务活动,通过科技扶贫、咨询义诊、捐资助学、照顾老人等,服务贫困群众与归侨侨眷。2012年5月,致公党厦门市委组建机关志愿服务队,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便民服务,使许多空巢老人和贫困家庭受益。同年组建的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也在积极发挥作用,在社区进行帮扶的同时,搜集和反映社情民意。2014年初,致公党厦门市委机关志愿服务队荣获“厦门市直机关首届(2012-2013年度)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的称号;2015年被致公党中央评为“致公党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
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中,致公党厦门市委注重精心打造品牌,凸显党派优势。自2014年7月致公党厦门市委创立第一所社区致公学校以来,这一源于福州却在厦门得到放大和推广的项目,已成为致公党厦门市委的一块“闪亮品牌”,于2014年被写入致公党中央全会工作报告中,得到高度肯定。致公党厦门市委现已建成6所社区致公学校。一年过去了,学校是否良好运转?自然成为此次通报会上热议的话题。
“曾经有位民建会员拉着我的手说,‘你们致公的学校办得好啊!每月的一节课,让我受益良多。’就在那一刻,作为致公党员的一种光荣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前埔北区致公学校联络员张维波讲起前埔北社区致公学校感触颇多,引起了与会人士的关注。此外,他建议致公党厦门市委将社区致公学校的课程按类汇总,由社区来挑选所需的课程。
“是否能与其他社区联合,利用微信等现代通讯渠道,让课程的学习不只局限于老年人,让年轻人也能参与?”“农村资源相对匮乏,更需要诸如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能否借助社区致公学校的力量”……与会人士讨论非常热烈。
“大家讲得很有激情,又切合实际,我们社会服务能做得这么好与诸位的积极努力分不开,更离不开党员们的积极参与。”徐平东表示。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致公党 厦门市委 社会服务 创新 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