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跨国华人分享汇:全新角度审视自然保护
12月16日,由保护地友好体系和中国日报网共同主办的“跨国华人分享汇全新角度审视自然保护”论坛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邀请到自然保护各领域的五位专家,分享他们的个人经历和对自然保护的看法。
自然环保别有天地,到场的嘉宾解焱、奚志农、罗运华、谢璧如和谢宇德依次分享了各自与自然打交道的经历及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真知灼见。
解焱
解焱:人人参与的自然保护
解焱博士是自然保护地友好体系发起人,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知名学者,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0 年。她以自身参与环保的经历来阐述自然保护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解焱表示,之所以会选择自然保护这一领域,是受了英国科学家珍古道尔的《我和黑猩猩》一书影响。研究生毕业后,解焱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之后她全面了解中国的濒危动物和外来入侵物种,了解到生态在不断退化。
在接触自然保护的过程中,解焱认为,我们社会在进步,且环保仍有希望。“这个希望在于我们所有的人都能意识到生态对我们每个人有多重要,”她说。
解焱认为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和生态息息相关,欣赏自然并热爱自然,在各自的工作中去考虑保护自然时,我们就进入到全新的自然保护阶段。
奚志农
奚志农:镜头记录野性魅力,让游客理解自然
奚志农,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 “野性中国”创始人。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自然的魅力。
在他看来,国内旅游特别是保护区旅游,如果能把国外好的经验真正学到位,将对中国有很大助益。保护区和旅游公司都有责任去推广和实施一些好的示范,让游客理解自然。
在当今的移动互联时代,奚志农希望每个自媒体都能发挥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野生动物,享受我们身边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罗运华
罗运华:效法自然的永续设计
朴自然网CEO罗运华从设计的角度分享了应当如何保护自然。罗运华提及了1974年澳大利亚生态学家的“朴门永续”理论,它包含三个伦理,即照顾地球、关爱人类和回馈孕育。
罗运华还通过两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如何能够在自然保护区内自然地、更好地生活。
谢璧如
谢璧如:绿背包,旅行趣
社团法人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的谢璧如在中国台湾从事环境教育工作。她提到,一次性用品其实是造成自然保护区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她提议人们带着绿背包去旅游,里面装好旅游必需用品,尽量避免在旅游的过程中对环境和自然造成破坏。
谢璧如现场向观众展示了她的绿背包,里面有环保杯、环保袋、环保筷子以及不锈钢吸管等。“其实我们用最简单、最容易的方式让群众们接近生活环保,理解之后进而去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自然的环境,”她说。
谢宇德
谢宇德:地质旅游保护自然
香港旅行家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宇德认为,旅游和科普,可以带动自然保护及国际交流。谢宇德通过香港地质公园的例子告诉大家,地质旅游并不会破坏环境,相反却是人们了解自然的契机。
谢宇德坚持要把大众带到自然环境里,但同时要遵守一些守则并及时解说。因为当大众来到自然环境中,才会得到真正的震撼,才会知道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嘉宾互动讨论
此外,几位嘉宾就“普通人怎样参与到自然保护“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谢宇德认为一方面通过地质旅游和生态旅游等课程与大众分享有利于环境的旅游方式,另一方面旅游从业者应注意旅游设计,及时向大众提供解说。罗运华认为环保包括身体力行和经济可持续性两个方面。他认为社区应注重规划与设计,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更合理地设计出来。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自然保护 分享汇 解焱 奚志农 罗运华 谢璧如 谢宇德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