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破解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

安康市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扶贫工作

2015年12月17日 16:03 | 作者:吴咏梅 | 来源:各家导报
分享到: 

到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近日,安康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以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就扶贫工作与市政府进行专题协商。

据统计,2014年安康尚有1209个贫困村、26.7万贫困户、79.8万贫困人口。各种原因导致安康贫困发生率41.3%,比中省高出29个、14个百分点,返贫率15%,比中、省高出8个、7个百分点。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5年,实现与中省同步发展,每年需要稳定脱贫10余万人。况且,越往后,“骨头”越难啃。

“十二五”时期,安康扶贫攻坚工作形成了扶贫开发规划、精准扶贫政策、贫困识别监测、工作到村帮扶等四大体系,探索创新了精准扶贫抓纵深、社会扶贫抓落实、教育扶贫抓提升、健康扶贫抓分类、金融扶贫抓推进等系统配套工作经验。2011至2014年,稳定脱贫300个村,减少13.45万户40.35万贫困人口,搬迁9.7万户36.92万人,集中安置率86.41%,城镇安置率65%。

常委们建议,要按照十三届五中全会关于“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的战略思路,用足用活中央“加大对落后地区、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的宏观政策。紧紧抓住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机遇,争取更多相关项目纳入国家或省级“十三五”规划的“盘子”,全力争取国家秦巴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规划的6大类57个重大项目387个子项目,以及“十二五”期间没有实施的重大项目,全部进入中省“十三五”规划的盘子,为安康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攻坚奔小康营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奠定更为厚实的财力基础。

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彻底告别贫困,必须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对此,常委们建议,市县区要紧紧围绕安康市五年内整体迈向小康的总目标,搞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十三五”规划的上下衔接和左右联通。发展“飞地经济”,能够突破生态主体功能区工业发展地域制约,实现工业生产要素最佳配置,加快打造全市经济发展高地,对全市摆脱贫困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要从把握生产要素流动、资源配置规律入手,妥善处理好飞出地、飞入地、投资主体、管理机构的权利义务关系,搞好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力争以发展“飞地经济”为突破口,实现安康工业经济的新飞跃。

扶贫帮困是“十三五”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着力破解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发展瓶颈制约。

针对这一问题,常委们建议,要认真汲取既往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抓紧制订扶贫帮困规划,不断完善年度计划和工作措施,战略上从增强贫困人口自我造血功能入手,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唤醒贫困人口自我发展意识,激发贫困村发展活力;积极引导财政资金、动员社会资本、撬动金融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推动实施项目建设,破解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把产业扶持放在首位,大力推进合作经营和龙头、大户带动战略,合理聚集搬迁群众、务工人员土地和山林等生产要素,高效利用农业资源。

编辑:薛鑫

关键词:安康市政协 安康市政协常委会 协商扶贫工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