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新疆第一村”里的好当家
——记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
隆冬时节的新疆冰天雪地,农牧民们都进入了收获后的“窝冬”期。而在有“新疆第一村”美誉的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电子商务创业基地的教室里,坐满了前来参加维汉双语电商培训的农民。
他们专注地在电脑上打开网店、浏览货品,认真添加着样品。戴着小花帽的沙吾尔·芒力克书记经常会悄悄地从教室的后门进来转转,他饶有兴趣地看着年轻人把村民烤的小油馕、野生的罗布麻茶、自己养殖的罗布羊烤羊肉当作商品放到网上。
“这一年来,我们达西村积极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成立了新疆第一个县域电子商务协会、电商战略研究所和县域网货中心。村里还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达西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开展了50余场电商培训,培训了3000多村民。村里新开网店60多家,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200多人,还首创维汉双语电商培训方式,让许多不懂汉语的维吾尔族村民也融入电商发展的热潮中。”沙吾尔·芒力克如数家珍般地告诉记者。
曾几何时,“达西碱地白花花,庄稼歉收日子苦。大人没有一顿肚子饱,巴郎子光屁股跑,苦日子啥时到尽头。”这是昔日达西村的真实写照。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沙吾尔·芒力克,30多年前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每个人必须豁出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不能改变村里贫困落后的面貌,就是我们的失职。”上任第一天,在村党员大会上沙吾尔·芒力克的话掷地有声。
当时的达西村,没有一条林带,没有一块条田,自然灾害不断。沙吾尔·芒力克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全村近千亩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硬是把贫瘠的土地和戈壁荒漠改造成良田。随后,沙吾尔·芒力克和支部成员带头集资办起了砖厂、农贸市场、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党员干部通过学知识,用科学技术种田,带头走出家门闯市场,率先走上了致富路。
“我们是边领工资边种田。”村民古丽佳娜提·包尔汗拿出一本绿皮小本子说:“这是我们村的18项惠民政策兑现簿,也是我们家的工资本,拿着它每个月都可以去村里领‘工资’,我们达西村人家家都有一本。”
翻开古丽佳娜提家的兑现簿,200元、400元、600元……一排排数字映入眼帘,一个4000元的数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古丽佳娜提满脸幸福地说。2012年11月1日是她结婚的日子,村民们纷纷赶来祝福,村委会也送来了一个4000元的大红包。原来,按照村里的惠民政策,达西村男女青年结婚,可获得4000元钱的奖励金。
如今,“新疆第一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去年达西村集体总资产近3000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360万元,全村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有60多户,超过百万元的有20多户,近八成村民家有了私家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位居全疆前列。
今年6月,达西村还与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签订了结对共建框架协议,一东一西的两个大村将建立跨地区和长期性战略合作,从民族团结、金融产业、新能源开发、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推动两村共同发展。9月,达西村与华西村的首个共建项目——华西村集中式光伏电站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开工。与此同时,达西村还将与华西村、河北银行签订金融产业合作协议,争取早日实现“东西共建、合作共赢、携手共富”的发展目标。
沙吾尔·芒力克开心地告诉记者,经过全体村民集体表决,从今年起,以后每年的9月9日都被定为村里的“丰收节”。“这个节日既是各族村民农牧业大丰收的日子,也是大家精神上更富足、更团结的象征。我们的村训就是: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新疆第一村 好当家 沙吾尔·芒力克


火星沙尘暴消退 失联近四个月的机遇号或将复活
智利一座火山出现活跃迹象 熔岩照亮火山口
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开幕
欧盟将设立维持与伊朗进行合法贸易的机制
晒丰收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海洋城市文化摄影周大连开幕
新疆博物馆举办“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
史上最危险龙卷风旧照曝光 末日景象惊心动魄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