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地壳地幔边界将首次被打穿 中美等国参与
12月18日,“决心”号钻探人员在通过船底与海水相连通的月池上安装返孔锥。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新华网“决心”号12月20日电(记者张建松)蔚蓝色的西南印度洋,连日来晴空万里。“决心”号大洋钻探船自16日晚抵达后,稳稳地停在这片位于南纬32度42分、东经57度17分的目标海域,连夜展开大洋钻探工作。
来自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30名科学家参加的这次大洋钻探活动,准备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处名为“亚特兰蒂斯浅滩”的地方,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打穿地壳与地幔的边界。整个钻探计划分3个航次,本次开展的是首次钻探。
亚特兰蒂斯浅滩位于海水下方约700米深处。“决心”号抵达后,一个巨大的水下电视摄像系统和钻杆一起,通过船底与海水相连通的月池缓缓放入海底。在灯光的照射下,亚特兰蒂斯浅滩的神秘面纱被小心翼翼揭开,通过电缆线在船上电视屏幕上直播。
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海底世界。成群结队的小鱼被灯光吸引,像飞舞的雪花一样掠过电视屏幕;有时还看见一只生活在海底的螃蟹,似乎刚刚被“不速之客”惊醒;甚至还有一条路过的小鲨鱼,它的影子倒映在海底。
随着摄像机缓缓移动,亚特兰蒂斯浅滩上白色的“沙滩”与黑色的岩石相互交错的地形地貌一览无余。据英国卡迪夫大学克里斯托弗·马克里德教授介绍,由于这片海域洋流很大,海底沉积物大多被冲走,这些白色的“沙滩”其实是石灰岩,黑色岩石就是下地壳的代表性岩石——辉长岩。
经过近10个小时的搜寻,水下摄像机17日终于找到一块合适的平坦区域。“决心”号钻探人员连夜在此展开钻孔重返装置的安装工作。他们将钻杆、返孔锥下部导管和底座以及一个扩孔器套在一起,缓缓放入海底。钻杆抵达海底后,钻头开始钻进。随着钻孔一点点深入,返孔锥下部导管和扩孔器就会一点点嵌入钻孔。
18日傍晚,经过整整一天钻进,10多米长的导管和扩孔器已全部嵌入钻孔,返孔锥底座也安装在钻孔口。通过月池,工人们将漏斗状的返孔锥套在钻杆上,让它顺着钻杆落到海底的底座上。反转钻杆,扩孔器收缩,直径变小,就可牢牢固定返孔锥。
这些安装工作完成后,船上就可收回“打底孔”的钻杆,换上专门钻取岩芯的钻杆。19日下午,岩芯钻杆顺利进入了钻孔。科学家将这个钻孔编号为U1473A。今后一个多月中,“决心”号将一直在这个孔里钻取岩芯。
岩石是一定地质作用的产物,形成和稳定于一定的地质环境。每当地质环境改变,岩石也将随之改变。因此深入研究岩石,就能窥探地球发展和演化过程的“蛛丝马迹”。大洋钻探犹如打入海底的“岩石探针”,直接获取珍贵的研究样品和科学数据。
科学家期待通过钻取U1473A孔的岩芯,研究一系列科学问题,如下地壳的岩石是如何分层的?下地壳中有多少地幔混入?莫霍面是否代表了地幔的蚀变边界?下地壳和含水的地幔中是否存在生命?
编辑:曾珂
关键词:地壳地幔边界被打穿



火星沙尘暴消退 失联近四个月的机遇号或将复活
智利一座火山出现活跃迹象 熔岩照亮火山口
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开幕
欧盟将设立维持与伊朗进行合法贸易的机制
晒丰收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海洋城市文化摄影周大连开幕
新疆博物馆举办“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
史上最危险龙卷风旧照曝光 末日景象惊心动魄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