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否决家长自费装空气净化器是因噎废食

2015年12月24日 15:07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雾霾来袭,关心孩子健康、防霾心急的黄浦区某小学的部分家长,想自掏腰包,为孩子所在的教室里安装空气净化器。然而,家长的这一提议,却遭到校方的拒绝。校方拒绝的理由是,类似做法,没有先例,而且如允许个别班级家长自费为教室安装空气净化器,会引起其他班级的攀比心理,校方比较难处理。(12月23日《新闻晨报》)

家长自掏腰包安装净化器,在性质上属于一种赞助,只要其使用范围合理且程序上并无问题,那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不过,校长基于管理和平衡利益的需要,对是否接受作出谨慎的选择,如此做也属于人之常情。不过以“没有先例”作为拒绝的理由,在思想上难免过于保留,并且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

不可否认,校长们的担忧确实存在。家长自掏腰包装空气净化器实属一件新生事物,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尤其在利益协调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一方面是内部的利益平衡,当有了先例之后,其他班级就会纷纷效仿,也可能存在攀比心理,在没有统一的政策和稳定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新的矛盾,既包括家长之间,也包括家长与学校之间;另一方面,此例一破之后,会打破校际之间的常态化,并导致其他学校的非议,先行学校的压力可想而知。

同时考虑到经费的来源、维护的麻烦、安全的因素以及空气净化器作用的待评估,校长的否决看似并无问题,但基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和对家长诉求的合理性回应,否决的理由又显得苍白无力,很难站住脚。其实,类似的现象之前并非没有出现过,比如囿于天气炎热,学生要求安装空调,很多学校也会找到类似的理由,比如后续管理困难,利益平衡较难,不过现在很多学校都安装了空调,却并未出现所列举的种种问题。既然能够预料到各种问题的存在,只要对症下药就能找到解决出路,关键在于基于何种利益诉求,否则看似正当的理由都没有支撑基础。

时下大气污染状况严重,家长的防霾心情急迫,在“雾霾有害”已有定科学定论的情况下,孩子的健康确实值得关注。12月2日,在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启动“爱肺计划”活动上,钟南山院士表示,长期暴露在重度雾霾中也是肺癌高危人群!“有关部门应重视重新考虑高危人群的概念。”2013年,华东地区查到了一例肺癌最小患者,年仅8岁,对此个案专家们普遍认为,雾霾可能是致病主因。之后陆续曝光了一些案例,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肺癌已成国人患病人数最多的癌症,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根据中国现有的数据和情况曾作出报告,在未来的30年,中国因肺癌致死的人数将高达1800万,这意味着每分钟会有1人死于肺癌。在大气污染治理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空气质量又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任何防范和保护性的措施都应考虑在内。

教室作为公共场所,加之又相对封闭,较之于家庭等其他地方,空气质量状况更不容乐观。家长倡议认为,根据清华大学最新研究结论,在没有净化措施的情况下,人均室内PM2.5的吸入量是室外的4倍。在正确使用了空气净化器的室内,PM2.5浓度比未摆放净化器的降低近70%。这同样是基于一种专业上的引用与判断,并让学生作为高发人群使用空气净化器变得更为迫切。也正是如此,北京等地在极端天气之时,才会把学生停课作为一种必然选项。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能有这种消极性心态。困难和风险肯定有,但相比于保护孩子健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他因素都已然退居其次。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破冰的过程,当有了第一次的尝试之后,或许会发现之后别有洞天。家长自费装空气净化器能否成为选项,不妨合理评估之后才作出结论。(堂吉伟德)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家长自费装空气净化器 严重雾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