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瞭望》独家解析31省区市“十三五”规划建议
新年伊始,中国正进入地方两会时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为落实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密集召开省(区市)党委全会或扩大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审议通过本省(区市)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此后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最关键的议程,也是聚焦“十三五”规划草案,把党中央的主张变成人民的意志和行动。
2014年10月,《瞭望》新闻周刊曾在第40~41期国庆合刊中,用41页超大版面推出了题为《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冲刺目标》的特别报道。在刚刚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年“冲刺”期之时,我们再次独家调研了全国31个省(区市),对照2020年全面小康发展目标,寻找各地的发展短板。
2015年岁末,《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分兵三十一路,深度调研各省区市“十二五”发展情况,详细分析这31份新鲜出炉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从中对位寻找各地未来五年弥补发展短板的具体方略。
我们发现,结构调整艰难、能源依赖严重,深深困扰着多地的经济转型。为此,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河北、山西、陕西、海南、安徽、浙江、广东、云南等,提出了各自的“十三五”产业发展布局,以“创新”为要义,驱动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辗转腾挪、谋求升级。
我们发现,深度贫困是多地的心头忧患。为实现“共享”发展,贵州、四川、内蒙古、广西、宁夏、甘肃、西藏等地,将精准扶贫列为头等大事。“十三五”时期,这些省份将按照国家扶贫开发总体部署,条分缕析、做实措施,确保贫困人口如期整体脱贫。
我们发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制约着许多省(区市)的“协调”发展。为此,湖南、湖北将升级深化“一核三极四带多点”、“一元多层次”战略,破解“一城独大”,实现多点支撑。河南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大幅提升城镇化率。区情特殊的新疆,则将在“十三五”时期重点加大南疆工作力度,实现南北疆同步全面小康。
我们发现,一些走在经济发展前列的地区,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老百姓对于“绿色”发展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地,将严控人口、集约用地、防治雾霾、铁腕治污列为“十三五”发展重点。西北省份青海,也提出生态、经济“双轨并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我们发现,各地的经济发展更多地趋向于对内、对外开放。重庆、福建、江西等地希望借助“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级发展战略,突破自身区位发展之“笼”,全力做大经济总量。
经过半个多月的深度调研,《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刻体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各省区市“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字里行间,勾勒出中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价值取向。
全面小康,既是整个中国走向“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所有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步。如今,中国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期。这个全面小康的收官规划,即是临近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期”。
未来五年之内,全国各地、各领域发展的最大短板必须全面补齐,才算实现了全面小康。从全国来看,一个省区市也不能少;从各省区市来看,一个领域、一项指标也不能少。
“行百里者半九十”。冲刺期发力尤须精准。
在这个特殊关键的发展规划中,各省区市将如何谋划发展战略,“精准施治”弥补各自的发展短板,决定了五年之后全国层面能否如期兑现全面小康的庄严承诺。
“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保证了我们朝向全面小康目标冲刺时,“姿势”正确、步伐稳健。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十三五”时期,各地将如何在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冲破重重风险挑战,把“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于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实际运行,确保全面小康各项指标如期完成,值得期待。□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琳)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解析 31省区市 十三五规划建议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模回迁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重庆主城区开展深夜电网大检修 备战下一轮高温天气
大连付家庄海滨浴场迎来游客高峰
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落户青海
人民政协报社举行“浪花飞舞”2017年职工水上趣味运动
北京首条磁浮列车在轨测试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停靠斯里兰卡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