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关于快播案,那些该形成的共识
光明网评论员:过去的几天,成百上千万网民因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原因,聚集在微博、微信、视频等网络客户端,观摩了一场“史上最公开”的审判——快播案直播庭审。海淀区法院以长达20余小时的直播,让以往披着神秘面纱的庭审,素面朝天地出现在公众面前。网上如潮的争论与庭上精彩的对决以及媒体间针锋相对的交锋,包括横空出世的“段子”和“金句”,都让这场审判成了一次司法公开的“路演”。
将庭审画面“一刀不剪”地推送到公众面前,让控辩双方言无不尽地表达观点,法院不仅展现出了对当事人话语权的充分尊重,也体现了对自身驾驭庭审和公正审判能力的相当自信。这自信足以消弭某些人对辩方抢了风头的不爽、以及对舆论会否左右审判的担心。
法庭辩论不是辩论大赛,成败胜负当然也不取决于论辩双方的伶牙俐齿、声音高低和现场气势。判决主要取决于被审讯者有无犯罪事实,事实与危害之间是否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以及有没有恰当适用于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依据。
庭审的意义就在于充分地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从而在程序上体现出正义,并让人们看见正义。程序正义是实现实质正义的手段和保障,实质正义是程序正义的结果和目的。公正的程序是保障裁判公正的必要条件,也是有效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避免冤假错案发生的基本前提。
让人说话是最基本的法治文明,也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底线。我可以不认可你的辩解,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正是因为有了法庭上的唇枪舌剑,有了控辩双方的锱铢必较,事件的本来面目才会越来越清晰,刑与罚的适用才会越来越匹配。别动辄给人下“狡辩”“不配”的结论,是否“狡辩”法庭最终自有定论,并依据此定论决定是否采纳辩护人和当事人的辩护意见。舆论妄下结论不仅显得轻佻、粗暴,而且暴露出自身对现代法治理念和法治文明的不适。
所谓法治社会,就是未经法律审判,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能想当然地认定某人有罪;即便某人肯定有罪,委托他人辩护,或者自己挺身而出为自己辩护,也是他无可非议的权利。见多了辩护律师对当事人的敷衍,至少快播案律师是尽职尽责的。律师辩护除了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帮助,同时也是在捍卫司法公正。因此说,辩论精彩没有错,伶牙俐齿不可耻。
诚然,与辩方团队比较起来,控方团队的表现确实不亮眼,这或许是因为对辩方的反弹力度估计不足,或许是受了法律规定滞后的拖累。但通过庭审发现问题恰恰是司法公开的价值所在,它倒逼立法者及时完善法律法规,倒逼诉讼参与人审慎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一个环节。
一方准备不足不能怪另一方刷出了存在感。如果因为辩护团队的表现抢了公诉人的风头,因而情不自禁地“上场助阵”,并试图让人“闭嘴”,那是摆错了自己的位置;如果思维还停留在律师为坏人说话,谁为坏人说话谁就该被口诛笔伐,那是286的脑袋,该升级换代了。
2016年互联网开年第一案,海淀区法院开了一个好头,因而注定会成为走向司法公开司法公平司法公正的一个新起点。互联网时代是个注意力分散的时代,快播一案的公开审理聚集了那么多眼球关注法治,这本身就是胜利。即便公众暂时对法律与互联网技术、罪与非罪的界线和底线有偏见成见,我们仍可通过判决去普及常识、匡正谬误。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快播案 直播庭审


北京首条磁浮列车在轨测试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停靠斯里兰卡
伦敦田径世锦赛 尼亚基鲁伊首夺世锦赛马拉松冠军
103岁老太游泳健身 曾打破吉尼斯纪录
“科学”号起航开展海上考察
芝加哥“小黄鸭”慈善竞赛 6万只黄鸭“跳”入河中
江西赣江边现“光绘摄影”
陕京四线北京段建设顺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