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严治“菌群之流”体现反腐“无死角”
他们不是“老虎”,甚至“蚊蝇”也算不上,危害却着实不小;他们单次贪腐“胃口”不一定大,但涉及经济生活方方面面,伤害群众感情。随着反四风、反腐走向纵深,一批“菌群之流”被曝光在监督聚光灯下。2015年7月份以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六次月度通报曝光860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涉及资金超12.4亿元。专家认为,党风党纪关系人心向背,唯有灭除“菌集死角”才能让政策红利惠及民众不打“折扣”。(1月11日《新华社》)
既要打“老虎”,又要灭“蚊蝇”,这是党中央的治腐决心,然而,除“老虎”、“蚊蝇”之外,却有“菌群之流”,他们也是“贪一族”,同样对老百姓造成了危害,也要受到监管,受到惩罚。
有个词叫“雁过拔毛”,基层群众更常被“拔毛”。四川有一村党支部书记在全村更换智能电表时向村民按每块电表10元、收取共2480元“带路费”。四川通报一村小组长将村里3吨水泥搬回家去;甘肃一村委会文书在化肥发放中,扛回家8袋化肥。8袋化肥也贪,形象地诠解了贪的本质,只要手中有权,只要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菌群之流”仍然会贪,决不放过任何机会。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扶贫济困力度不断加大,惠民政策“含金量”越来越高。中央的“惠民政策”如能够不打折扣地落实到老百姓身上,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可事实上,却在一些地方屡屡遭到“揩油”和“打劫”,个别干部甚至将“扶贫助困”变为“劫贫济私”。实在可恶。
“菌群之流”,看似危害并不大,但造成的影响却极坏,因为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的感受最为真切。
反腐要“零容忍”,反腐就要“无死角”。对于“菌群之流”决不能手软。如此,才能让专项资金真正发挥好“保命钱”“兜底钱”作用,才能防止截留、贪占、挪用、冒领等漏洞,这就需要一方面完善相关制度,不留下任何漏洞,另一方面则是加强监督。更重要的是做到透明化。任何政策均要公开,要公开每一个细节,包括发放几袋化肥,不然的话,那些“菌群之流”就机可趁了。公开要全方位的,要引入第三方监管,并且做到及时曝光和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真正看好保民生、稳基层的“钱袋子”。
严治“菌群之流”体现反腐“无死角”,值得期待。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严治“菌群之流” 反腐“无死角”反腐贪污


北京首条磁浮列车在轨测试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停靠斯里兰卡
伦敦田径世锦赛 尼亚基鲁伊首夺世锦赛马拉松冠军
103岁老太游泳健身 曾打破吉尼斯纪录
“科学”号起航开展海上考察
芝加哥“小黄鸭”慈善竞赛 6万只黄鸭“跳”入河中
江西赣江边现“光绘摄影”
陕京四线北京段建设顺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