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木雕造像:被忽视的小众收藏
造像,属宗教范围,非宗教的泥塑、木雕、金铜像等都不能称之为造像。木雕造像作为造像中的一类,它因宗教而生,随着宗教、人们的信仰,被一尊尊地塑造、供奉,化身为信仰的具现,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景。
木雕造像的范围包括儒释道三家,一座木雕造像,其雕刻手法、服饰、人物神态、形象无一不是最佳的历史证明。但因材质不易保存,加之岁月浩劫,存留至今者甚少。且知其意义,懂其难得着少之更少。
时有吴小刚,人称豆腐兄。十多年来潜心收集各代木雕造像,并聚其多年收藏于一馆,蔚为大观。更不留余力地为推广木雕造像,为其著书立说,举办展览。实为有心人。
本期封面故事,我们对话吴小刚,为大家讲述木雕造像这个被忽视的小众收藏,与隐藏于造像之后的信仰与文化。
对话吴小刚
问_汤石香 答_吴小刚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木雕造像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木雕造像的?
吴小刚:从小在奶奶的影响下也信佛,所以我算是很早就比较关注木雕造像这一块。从收藏角度上说,1996年收到第一尊木雕造像。2005~2006年,木雕造像开始受到重视,市场上开始热起来,我也这两年里大规模地收藏。
记者:您为什么觉得木雕造像值得关注?
吴小刚:为什么叫造像而不叫佛像,是因为它不只有佛的像,还有道教、佛教、儒教的人像。所以统称为造像。它是中国宗教文化的根本,是信仰的具现。从宗教的角度想,这些造像受过香火,寄托信念,它被赋予的意义比远超一般的艺术品很多。从大的意义上说,它是一个体现历史与信仰的艺术品。明清时期,国外就已经有人在收藏这一块了。
国内:初热而小众
记者:国内目前对木雕造像是什么态度?好像还是比较小众?
吴小刚:现在算是比较重视,因为在国外大型的博物馆都有木雕造像。我们中国的收藏,好像一定要国外重视了国内才会往前冲,就像元青花一样。
但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通过金铜造像的拍卖,人们才开始渐渐关注木雕造像。金铜造像在很早就是拍卖的一个比较热的门类,价格高,一路飙涨。慢慢地,有人买不起金铜的,就开始关注木雕了。但国内真正对木雕造像有研究有关注的人还是只有小部分,非常小众。


从价格上说,这两年木雕造像的价格涨得非常快。比起我刚收的那会儿来说,精品的价格至少涨了十倍。
记者:价格的话还是高古的比较高吧?国内对木雕造像有年代的偏好吗?
吴小刚:在外国是这样的,但是国内不是这样。元代以前的木雕造像就是高古造像,但是国内有一个误区,有很多人喜欢完整的精细的造像,所以明清件价格反而要比高古件高。但是在国外,肯定是高古造像价格高。其实国内的高古件还有很大升值的空间,以后肯定是高古类占主导地位。
记者:作为一个如此具有宗教意义的东西,为什么在国内反而不受重视?
吴小刚:“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文化的断层不是一两年就可以恢复得过来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它需要有人介绍、推广,要我们把它们的好、它们的意义一点点地写出来,让人们知道。这任重而道远。从2005年到现在就是一个稳步前进的过程。但看得懂的人还是太少。
记者:您觉得未来几年国内木雕造像的市场会有什么新的走向吗?
吴小刚:难,因为好的木雕造像太少了。多少木雕造像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烧了、砸了,扔到水里,埋到土里的。木头本来就不容易保存,更何况加上这样的大破坏。
精品少,就没法炒作。你市场要好的话必须得不断有精品出来,拍卖市场就好进行操作,但好东西我们几个藏家都放在手上不拿出来。而且这是一个小众的东西,要懂艺术、文化、历史、雕刻才能知道什么叫好,什么是不好。木雕造像真正玩到高级的,不是看雕工,是看味道。有很多宋元的木雕鼻子眼睛都模糊了,但是透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
好的都在国外了
记者:反而国外对木雕造像是非常推崇的?
吴小刚: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国外对木雕造像非常重视,甚至还有说法是,一个没有木雕造像的博物馆不算是真正的博物馆。唐宋的(木雕造像)基本不出。2012年巴黎佳士得被艾斯肯纳齐用902.5万欧元拍下的那件还因为是大修件,腿和后背被修补得很多,可以说是面目全非,所以才肯拿出来拍。中国的宋代木雕造像一直都是国外大型博物馆必得的东西,你看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不会把木雕造像拿出来拍卖。
记者:那好的木雕造像都在哪里?
吴小刚:除了还没毁掉的大型寺庙里的雕塑以外,好的木雕造像90%以上都在国外了。其实国家博物馆还是很重视的,印象中是花了几个亿,购回了一批(十几件)宋代的木雕造像,有几件还是非常震撼的。
从造像就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审美
记者:您在木雕鉴定上算是比较有权威的,美国都有公司找您鉴定?
吴小刚:对,那次是人家发图过来的。一般来说,很多东西从图上就可以看出来。我的鉴定主要是看雕刻风格,因为每个时期的审美不一样,雕刻风格就不一样,还有服装、开光孔等等,都是鉴定的要素。
记者:各个朝代审美都体现在木雕造像中?
吴小刚:对,从造像就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的审美观。比如说唐代以胖为美,所以雕刻出来的仕女都很胖,脸圆圆的。宋代外邦慢慢侵入,辽金的人非常魁梧,所以造像也是魁梧,肌肉发达的,但在形象上已经和老百姓慢慢接近了。到了明代,大肚子的人很多,所以雕出来的造像也是肚子很大的。所以说从肚子的大小上也能鉴别(造像)是什么朝代。到了清晚期以后,人们的喜好渐渐偏向瓜子脸,所以清代的造像也是这个形象,都是消瘦的。如果过两百年每个人都以头上长个包为美的话,那他们的雕像也肯定是那个样子的。
真假难辨
记者:但是如果懂得这些的人来造假,就很难分辨了。
吴小刚:现在已经发现几批十几年前雕塑系的专家和作伪的人一起做出的“高仿品”,所以说懂行的人作假这事儿不新鲜。碳十四检测对于木雕来说没效果,人家完全可以拿宋代的棺木来雕刻,要骗机器是太简单的事情。所以木雕只能用眼学来鉴定。
我本来打算出本书,说这些辨别真伪的小窍门,但是就怕以后有些人照着这个做假,那以后我们鉴定都有点麻烦了。
记者:听说您当初也交了几十万的“学费”,这些造像后来怎么处理的?
吴小刚:都放在我的博物馆里,多看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因为造假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每天都有新的手法出现,每年都有新的品种现世,你要买到这种你就要多看,以后就会知道这个是不对的。
编辑:陈佳
关键词:木雕造像 被忽视 小众收藏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