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画儿谜”老舍
在短篇小说《恋》里,老舍先生曾写道:“在北平的琉璃厂,我们都常常可以看到两种人。第一种是规规矩矩,谨谨慎慎,与常人无异的。他们假若有一点异于常人的地方,就是他们喜欢收藏字画、铜器或图章什么的。这些人大致都有点学识。他们手中一有了余钱,便花费在使他们心中喜悦而又增加一些风雅的东西上;第二种人便不是这样了。他们收藏,可也贩卖。他们看着似乎风雅,可是心中却与商人没什么差别。他们的收藏差不多等于囤积。”
老舍、胡絜青夫妇
老舍在自己的文章中,虽然一再说自己是“外行”、“不懂画”、“不懂绘事”,但我们如果把目光聚集到他的“积藏”时,就会明白这些谦虚背后的精彩了。
“老舍画墙”
老舍一生爱画,爱看、爱买、爱挂、爱收藏,爱和画家交往,是个十足的“画儿迷”。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老舍先生就开始公开发表观画感或评论。据粗略统计:从1933年初为《海岱画刊》写发刊词,到1963年登岳阳楼题胡絜青《三秋图》画稿诗,30年间,老舍公开发表的评画文章和画集序文达23篇,还有数篇有关绘画的散文;为画家画稿题词赠诗已发表的达几十首;被老舍评论或点评到的有名有姓的画家足足在40人以上,像傅抱石、李可染、齐白石等每人被指评都有数次之多。
老舍曾说:“在穷苦中,偶尔能看到几幅好画,精神为之一振,比吃了一盘白斩鸡更有滋味!”他甚至把欣赏到好画称作是一种“幸福”。
《雏鸡出笼图》是老舍收藏的齐白石的第一幅画作。
据记载,老舍先生收藏的第一幅国画精品是齐白石的《雏鸡图》。1933年,老舍按当时的润笔标准,通过许地山向齐白石求购《雏鸡图》这一精品后,如获至宝,精心托裱成长轴,只在家庭的重大节日才张挂几天。后来,老舍和画家的来往渐多,藏画也日益丰富,包括林风眠的山水、徐悲鸿的雄鸡等。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家里客厅的西墙是他挂画的主要阵地,虽然仅能并列四幅中国画,但他经常更换。因此,在文艺界的朋友中,此墙获得了“老舍画墙”的美称。
老舍画界的朋友相当多,北方的有徐悲鸿、齐白石、溥雪斋、陈半丁、李可染、叶浅予等,南方的有傅抱石、黄宾虹、林风眠、丰子恺、关山月、关良等。老舍得到他们的赠画以后,又悄悄地买了一批他们的作品,从此“老舍画墙”更加遐迩闻名。
收藏杂偏
“老舍生前藏画不叫收藏,叫‘积藏’,就是不要藏起来。”因为老舍先生的书画藏品具有教科书似的价值,舒乙先生将家中所存父母旧藏的多幅书画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填补了中国美术馆的空白,具有书法史和美术史的价值。
可以说,老舍先生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收藏家,他完全从自己纯粹的爱好角度去行事。他的收藏类别很杂,印章、拓片、砚台、小古玩等都有;他收得偏,京戏名伶的绘扇多达160余把;他会“捡漏”,李渔书画砚、黄易34岁小像砚这些有意思的冷门、独门反而能被他慧眼拾宝,收入囊中。
其中,近现代部分藏品所涉及的画家,以吴昌硕、黄宾虹、陈师曾、于非闇、林风眠、傅抱石等名家为代表,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20世纪以来多样的艺术面貌以及中国美术的沿革与流变,更以“老舍、胡絜青藏”的独特身份而成为20世纪中国,特别是北京艺坛,艺术交流、创作与收藏的典型个案。
收藏白石老人画作
老舍、胡絜青藏齐白石的画作很多,囊括了白石老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晚期和高峰时期,几乎张张都是精品,具有不可忽视的美术史价值。
例如,在“人民的艺术家——老舍、胡絜青藏画展”中,就有一些老舍先生收藏的齐白石早年画作。这些白石老人起步学画时候的作品,虽然市场价值可能不高,但是具有较高的美术史价值。
白石老人衰年变法,逐渐拥有自己的风格,真正走上自己的道路。这一点在老舍先生收藏白石老人的作品中可以一窥究竟。
由于与白石老人交往过密,在一般人想来,老舍搞收藏肯定方便。随便开口要几张,都够藏一箱子的。其实不然。老舍虽然跟齐白石交往很深,但向白石求画,都是按当时的润笔付酬。
当然也有赠品,那是因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业余时间为齐白石的四子、五子补课,齐白石酬谢了两张小画:一张虾、一张蟹,均很精彩。
但是,老舍与齐白石的交往绝不是简单藏画的一般关系。他们的交往存在着“诸多的佳话”。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1951年,纸本水墨设色,立轴。
“蛙声十里出山泉”
1951年,老舍选了苏曼殊的四句诗句,向白石老人求画。白石老人很漂亮地完成了四幅画作,裱出来之后,挂在寓中客厅西墙上,满壁生辉。老舍先生受了鼓舞,又找了四句表现难度更高的诗句再度向白石老人求画,其中最难的就是查初白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白石老人得信之后,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灵感,绘出《蛙声十里出山泉》一图。
他用重墨在纸的两侧画了一个山涧,急湍的山泉在山涧中流淌,水中游曳着六只小蝌蚪,上方用石青点了两个青青的远山头,青蛙妈妈在那里呢,她的声音传出了十里之遥,到了山涧的这头。
画作完成之后,在老舍先生客厅挂出,消息立刻传向四方,轰动一时,成为中国文坛画坛一桩“佳话”。
这张画常常挂在老舍客厅西墙上,许多文艺界的朋友都欣赏过。有关它的故事也上了小学教科书,出现在齐白石的传记中。此画还正式出版了邮票。
后来,为了安全起见,根据胡絜青先生的建议,暂时交给我任职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保管,锁在该馆库房的大保险框里。
其实,这幅画是白石老人和老舍先生共同研究的结果。
2011年,北京文史研究馆的《北京文史》杂志改版,刊发了一篇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先生的文章《齐白石和老舍、胡絜青》。在文章发表时,竟然同时刊登了老舍先生当年求画的原信,信下面注明是“北京画院供稿”。这封信披露了一段惊人的史料。
原来,老舍先生在求画的同时,居然主动提供了绘画的构思。其中关于怎么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老舍先生用红毛笔写道:“蝌蚪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
这封信像一颗炸弹,立刻轰动了整个美术界。而这幅杰作,真的是两位巨人用接力赛的方式取得的成果:老舍先生出题,出构思,定情调,白石老人继而完成美术构图和实现艺术创作。而且,老舍先生对谁也没有提过这封信的内容,反衬了他人格的自谦,平凡而自然,以及那个时期文人之间友谊的真诚和无间。(叶羽)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老舍 画儿谜 老舍画墙 收藏 齐白石 胡絜青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