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做游客回家”别只拿靠谱说事

2016年01月14日 16:27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春节期间,抢不到火车票和飞机票回家怎么办?近日有网友想出春运新招,自己抢不到票,就到旅行社报团,把家乡当成旅游目的地,就能顺利回家过年了。这个办法到底靠不靠谱?记者暗访发现,大型旅行社一般不接“回家客”,小型旅行社愿接待,但对细节回答比较含糊。(1月13日《泉州晚报》)

果然是“高人在民间”。早前网上热传,浙江金华一位旅客抢不到火车票,灵机一动报了个旅行团顺利回家,网友纷纷赞其机智。现如今,检索“报旅行团”、“回家”等的微博,该话题更已成了网友转发的关注热点。尽管早有媒体跟进报道称,春运“报团回家”根本算不得“超值套餐”,这事儿基本也不太靠谱,可我以为,拿靠谱与否来谈论“做游客回家”,或许也属有意无意地偏题和跑题了。

实话实说,如果不是年年春运的“一票难求”,谁愿曲里拐弯、突发奇想地“做游客回家”?所以,这与其说是令人谑笑的“足智多谋”,倒不如讲是另一种的“饥不择食”或“病急乱投医”罢了。旅行团中的“回家客”们岂会不知,春节期间机票、酒店的价格比较高,而旅行社也会把相应路线的价格大幅提升,“报团回家”可能是种选择,但却没有必要,因为在价格上往往已不存在任何优势了。

关于春节和回家,2015年春晚上,刘德华演唱的那首《回家的路》,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来热烈回响。“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回家吧,灯火就在不远阑珊处。”歌词写尽离乡背井,为工作打拼、奋斗,以及在外求学的游子心声。因此,为了深深的离愁,出于亲情的召唤,只要能够寻得一条顺利回家的路,哪怕多花钱和“做游客”,又何尝不是一种现实的选项呢?

“做游客回家”别只拿靠谱说事。就媒体而言,其实也未必不清楚,国人一年一度的“亲情大迁徙”,势必要重演“买票难”“回家难”等的岁末连续剧。而由于传统习俗和运力方面的原因,似也不易在短时期内一蹴而就地解决这一难题。那么,即使明知“做游客回家”的网议热点,更多的还是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无奈心绪,媒体报道也只能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仍然把关注重点放在了探究它的靠不靠谱上。

的确,“做游客回家”的“有才”设想,就算有人苦心孤诣地要去体验和实践,一则由于明确“接单”的旅行社不多,恐怕只能是“叫好不叫座”;二则所花的成本要远远大于单独买票,结果显然也“赔本赚吆喝”。但纵然如此,我觉得这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回家的渴盼、亲情的牵挂、团圆的期待。至于它的是否合适与靠谱,似已用不着去过多探究与置喙了。

春运买票难,回家路漫漫。对于“做游客回家”的网上热议,无妨视作是人们“苦中作乐”的心境调节和情绪排遣。换言之,除了议论它的靠谱与否、实效如何,或许更应看到其对社会舆情的“出气孔”和“排压阀”作用。比如,有网友就兴高采烈地发出了梦想感言,“目测今年旅行社的生意要好过12306咯,不用精神紧张地设闹钟去抢票,一报团准能回家,完美哦。”——多些这样的开心自娱,挺好!(司马童)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春运买票难 “做游客回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