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祝晓风:雪花纷飞书叶香

——2015年好书印象记

2016年01月18日 10:45 | 作者:祝晓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5年是个不平凡的年头。匆匆一年又过去了,读书人年底做个小结,在雪花纷飞中,翻翻好书,闻闻书香,是对一年最好的总结了。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2015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出版界围绕这一主题,出版了一系列优秀图书,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王树增的《抗日战争》,华文出版社推出了《在周恩来身边四十年》(上下册)。世纪出版集团策划了系列主题图书,有入选“百种经典抗战图书”的《抗日战争时期宣传画》,全面客观介绍中国抗日战争情况的《中国抗战内迁实录》,还有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作品《大屠杀:根源、历史与余波》、《历史密档中的二战》等。其中最有特色,并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当数由三联书店旗下生活书店出版的《何有此生:一个日本遗孤的回忆》。


“一带一路”也是今年年度热词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中国未来若干年的发展和国际战略,出版界和学术界对此也是给予了积极回应,其中,《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可为代表。该书集中了当今学界13位一流学者的文章,从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技、法律等多角度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全方位观察和分析。这些文章深入浅出,各有侧重,对读者理解“一带一路”战略多有裨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有没有这样一本书,在一个不太长的篇幅里,用相对通俗的语言,全面系统梳理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揭示其所具有的延续性、包容性、独特性、传承性呢?陈来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正是这样一本恰逢其时的好书。该书指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所强调的仁爱原则、礼教精神、责任意识、社群取向,以及对王道世界的想象与实践,在当今时代,对全球建立合作政治、和谐世界,仍具有普遍意义。完全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文明核心价值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最新表现形式,是实现伟大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动力。


人物传记类图书一直受广大读者欢迎,特别是有内容的学术文化人物传记,我个人尤其喜欢。《我们三代人》是汤一介先生的遗稿,分别叙述了祖父汤霖、父亲汤用彤以及汤一介本人的身世经历、人物关系、学术著述等内容,展现了汤氏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百年社会动荡中的命运,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术的传承守望。书中还披露了汤先生对创办中国私立大学的梦想,他一直想把中国文化书院办成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并为此努力,并写到梦想难以实现的遗憾。


今年是邹韬奋先生诞辰120周年。为了更好地传承韬奋精神,三联书店和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了《韬奋精神六讲》一书,作者是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他办刊、办报、办书店,却不曾置过私产,甚至照顾不了妻儿。我国新闻出版业之所以称韬奋先生是旗帜、是楷模,是他人格所致,牺牲所致……”谈及韬奋精神内涵,聂震宁如是说。聂震宁将韬奋精神内涵归纳为“为大众”、“爱祖国”、“敢斗争”、“善经营”、“懂管理”、“真敬业”六个部分,在书中用感人至深的丰富故事,勾勒出邹韬奋不懈奋斗的一生。


刘梦溪的《大师与传统》也是一本从人物角度谈中国文化的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司马迁、王阳明等往圣昔贤,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钱锺书、陈梦家、张荫麟等现代巨擘,书中一一论列。中国传统文化有何智慧?哪些人物、思想值得铭记?本书是作者近30年的学术随笔集成,内容涉及20世纪学术、思想、学人、经典、文化、传统等等,探讨了中国当代面临的传统文化价值缺失与重建的问题。对于无论有志于从事传统文化的研究、教育事业,还是希望能够寻找自我文化根基的普通读者都是一本颇具知识、精神内涵的作品集。

中国电影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关系密切,现在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现在一般认为,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的《定军山》,2015年是110周年。中国电影史方面的书,近年来已出版不少,但这部《中国电影史》(上、下)却意义不同,不仅因为这是作者丁亚平独著的大型通史,还在于该书对中国电影史做出了新的反思与研究。丁亚平认为,电影史远非一种面对电影而居高临下的高头讲章,恰恰相反,它是电影社会化人文化的产物,电影史学如何在历史意义上前进也已变成一个反思方向,这也是维持电影史写作进步的必经之路。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公元前2000年左右,大象出没于今天北京所在的地区;公元前900年左右,淮河流域仍有大象的踪迹;之后大象迁移到长江之南,再进一步南移,到400多年前,大象日渐集中于中国西南部……大象的步步退却,正反映了中国环境的巨大变迁。以这样一个故事开篇之后,书中接着讨论了森林滥伐、战争、水利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在第一部分勾画出了中国环境史的“一幅总图”。这样一部拓荒性著作出自外国学者之手,令人惊异。而作为西方学者,伊懋可欲探究的是:中国人是如何认识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这种对待环境的方式是否使中国陷于一种“高水平均衡陷阱”而难以自拔?作者整个理论框架是否成立可能会有较大争议,但此书的价值不可小觑。


还有两本连在一起的书,在2015年也受到读者的欢迎,可以说是年度的学术畅销书,即《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和《楚亡:从项羽到韩信》。前者从指出人们的历史错觉入手,以历史学家最为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秦帝国崩溃的经过,以及刘邦、项羽等英雄豪杰崛起的历程。对于秦,近50年来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和大批秦简的出土,刷新了我们对秦帝国和秦始皇的认识。后者结合文献史籍、出土文物,并踏查地上遗迹,揭示了历史上的一系列未解之谜,如项羽奇袭彭城的路线,刘邦离间楚国的真相,垓下之战前的“陈下之战”等。书中还描绘出众多英雄豪杰卓尔不群的面目,如以一人之力推动大局的韩信、张良、陈平,接续战国纵横家余绪的郦食其、随何、侯公等。两书前后相继,生动而又扎实可信地讲述从秦亡到汉兴的历史,既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更是新颖脱俗的历史著作。


最后还要再提一下《故宫营造》。此书为单士元先生关于故宫建筑的学术随笔集,内容包括故宫建筑的历史及其保护。单先生当年是溥仪出宫他进宫,从此把一生献给故宫,献给故宫研究。他的书,既有直观的第一手资料,也有真正的学术研究在内,因此价值不俗。


2015年过去了,2016年已来了。但这些好书将留在读者的书架上,留在读书人的心里边。我真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读到更多的好书。


(作者系《读书》杂志执行主编)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祝晓风 优秀图书 一带一路 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