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关注年终奖更应关注劳动者发展空间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59.3%的受访者还在焦急地等待年终奖的到来。40.4%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年终奖并不满意。关于重视年终奖的原因,53.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辛苦一年,应该劳有所得。(1月17日《中国青年报》)
春节临近,年终奖成为职场人士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许多人看来,年终奖不仅是一种物质激励,也是一种精神慰藉,直接关系到“劳动更有价值,劳动者更有尊严”。年终奖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老板的“心意”——实现体面劳动,让员工“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显然不能口惠而实不至。
年终奖不仅具有实质的使用价值,还具有抽象的符号功能,即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年终奖成为留住和吸引人才的一个竞赛场。那些财大气粗、一掷千金的老板,动辄将豪车作为年终奖发给一起创业的伙伴,不仅赢得了本公司员工的肯定与支持,还赢得了旁人“你们公司还招人不?”的艳慕;那些锱铢必较、积财吝赏的老板,不仅让员工们看不起,也让员工们产生了跳槽的心思。
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年终奖对于改善员工及其家庭的生存生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员工的心理期望和企业的现实做法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裂甚至是脱节,不可避免会产生心理落差;而和其他公司年终奖发放状况的对比,会进一步加剧相对剥夺感,让员工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等负面情绪。
“迟到券年终奖”也好,“辣条年终奖”也罢,这种与员工利益诉求背道而驰的做法,不可避免会拉大员工和企业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感。就此而言,企业老板虽然在年终奖上省下了一笔资金,却不可避免因小失大;说到底,年终奖如果让员工痛心甚至寒心,员工自然会“用脚投票”。
一个优秀的企业,不是对员工进行竭泽而渔的开发和利用,而是将企业和员工打造成为一个利益相关、关系相互、情感相系的命运共同体,让员工分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让员工有更多的“获得感”。说到底,年终奖固然重要,却只是改善劳动者生存生态的一个方面;只有多管齐下,员工才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不论是奖励优秀员工期权,还是给予员工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晋升通道,抑或以“异质思维”包容员工的多元化、差异化,当员工在企业能够实现价值追求,当员工能够得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即使没有丰厚的年终奖,员工依然会安心地留在企业。毕竟,年终奖只是一种“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激励机制,倘若员工平时得到了足够的奖赏,没有年终的“大红包”又何妨。(杨朝清)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关注年终奖 劳动者发展空间


京昆高速客车撞向隧道口 致36人死亡
葡萄牙中部遭遇严重森林火灾 火势肆虐
飞行员高空拍摄雷暴 震撼景象如大片
马耳他举行持续焰火表演 庆祝传统节日
世界首批对器官移植无“毒”活猪诞生
联合国呼吁世界保护土著民权益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模回迁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