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依法行政不能留在“败诉率为零”
成立跨区划法院是为了打破案件诉讼的地方保护,平等对待当事人。公平、公正、依法审理“民告官”案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全国首家跨行政区划法院的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5年受理的上海市政府成为被告的案件有242件。不过,上海市政府败诉率为零。(1月18日《京华时报》)
尽管近年来的“民告官”以败诉居多,但也不乏政府败诉的案例。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市政府一年242次成为被告并无一败诉,还是值得庆幸的。之所以说是值得庆幸,而不是可喜可贺,那是因为没有败诉,并不意味着就完全做到了依法行政,就完全合法,就如被告上法院,并不意味着就是违法。就政府被诉来说,往往只有违法,才可能败诉并受到惩罚;而非法行政则不一定,既可能是不受法律保护,也可能是被宣告无效或者撤销。
从另一个角度,尽管法治社会,将纠纷付诸司法程序解决不过是极为寻常的社会活动,说不上丢脸或者可耻。但是,当被告也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何况是政府部门,更何况告市政府案年增18倍?尽管法治意识苏醒,“民告官”增多属于可理解的范畴,但从社会整体而言,如果不是没有办法了,主动选择走上“民告官”之路的,毕竟还只会是少数。而且,“民告官”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政府的依法行政做得有多好。
司法毕竟只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政府“败诉率为零”,既不意味着“民告官”之“民”的陈情都毫无事实依据或法律依据,也不意味着社会正义就真正得到了彰显,更不意味着输掉官司的“民”就是在滥诉或者无理取闹。一个地方政府,一年被告242次,这在全世界,也都是极为罕见的事情。“败诉率为零”的背后,至少意味着政府相当多的工作是不到位的,或者工作方式方法是难以让群众接受的。对此,政府没有理由不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的第一个层面,需要在法律上展开。依法行政至少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我们日常说的“依法行政”,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由“政策行政”、“指示行政”向法制行政转变,要发挥法在国家行政中的核心作用;第二个层次则是境界更高的“法治行政”,直接剑指享有庞大立法权的我国行政机关,要将行政立法纳入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因此,“败诉率为零”可能只是说明政府基本做到了“依法行政”,但并不意味着就做到了、做好了“法治行政”。
反思的第二个层面,则需要从政府的角色来展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政府的工作方式方法绝不仅仅是机械地“依法行政”即可,更不是“败诉率为零”就好,而是要真正体现鱼水相依的情感。政府要让群众“只见公仆不见官”,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要与群众有商有量,要通过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化解种种误解误会。一个地方政府,一年被告242次,至少是不能成为证明政府与群众鱼水相依的证据的。
因此,面对一年被告242次,政府看见的不应该是“败诉率为零”,而应该是探究为何屡次成为被告。如果政府将应诉242次的精力和成本,都真正用在“群众路线”上,不仅不会有这么多的被诉,而且产生的正能量更不可估量。群众败诉了,但问题未必就解决了,群众也未必就从内心接受了。如果政府不能尽快从“依法行政”进化到“法治行政”,不能真正在“群众路线”上下功夫,未来成为被告的次数或许还会创纪录,“败诉率为零”也未必还能保持。(郭文婧)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依法行政 “败诉率为零”民告官


京昆高速客车撞向隧道口 致36人死亡
葡萄牙中部遭遇严重森林火灾 火势肆虐
飞行员高空拍摄雷暴 震撼景象如大片
马耳他举行持续焰火表演 庆祝传统节日
世界首批对器官移植无“毒”活猪诞生
联合国呼吁世界保护土著民权益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模回迁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