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终止高中招生“闹剧”,监管要发力
当招生禁令得不到严格执行,教育部门对学校违规招生行为监管不力,见不得阳光的招生只会成为滋生乱象甚至腐败的温床。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是河北省的重点中学,是很多学生、家长以及培训机构心之向往的好学校,想上二中,可谓“挤破头”。然而,“挤破头”的场景日前却演变成一场闹剧。1月10日,上千名邯郸的初三学生来到石家庄二中(南校区)参加学校开放日的考试,却遭遇了考场不够、试卷不够、监考老师不够的三大窘境。
对于这件事,校方称是遭遇培训机构“裹挟”——所谓的“考试”原本就是不存在的,学校录取学生都是在中考之后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来录取。“学校是被逼的,人家先来了,肯定要让人家进来”。而培训机构则称是接到学校有校园开放日且学生不需要邀请函的通知。双方的争执或许能勾勒出这一事件真相:学校确实在这天有校园开放日活动,但只准备小范围开放,未承想有人将消息告诉给培训机构,于是培训机构带来大批学生前来参加,人数远远超过学校的预计。抛开双方争论不谈,这起事件的关注点其实是背后的招生规范问题,这才是我们需要弄清楚的真问题。
《河北省2014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规定,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必须以中考成绩及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为录取依据,不得录取无中考成绩的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单独组织招生考试或依据竞赛成绩单独录取;不得在规定的招生时间前以任何形式提前录取。按照上述意见,高中学校提前单独组织招生考试录取学生,是被明令禁止的。据媒体报道,二中的开放日内容包括考试和优秀家长见面会。如果事实确实如此,从基本的逻辑判断,假如开放日与招生录取没有关系,那么考试干什么?考试什么内容?“无利不起早”的培训机构为何会如此趋之若鹜?为此,石家庄二中的校园开放日考试是什么性质的考试,需要调查,给公众一个结论。
事实上,这起事件在网络上传播度较高、讨论较热,公众之所以深度关注,是因为跨区域违规招生、提前招生“抢生源”乱象一直存在,目前在一些地方,在禁令之下,有由明转暗之势。
一边是白纸黑字的规定,一边是有关部门的暧昧态度,在现实中,这反而加剧了招生乱象。对学校来说,面对不得提前招生的禁令,必定有所顾忌,因此,就不可能大张旗鼓通过公开渠道操作,转而选择在私下渠道进行——这种活动必然与招生的公开公正原则相背离,也正是这种私下渠道的招生活动,令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和招生业务员看到了操作空间。比如,招生业务员会神秘地告诉教育培训机构,学校何时会有活动,这把本应公开的招生信息变为“绝密信息”;而教育培训机构,也把能搞到学校的内部信息、给学生参加校园开放日的机会,作为招揽生源的卖点。这种招生局面,甚至比没有禁令时还乱。在允许学校可提前录取的时候,学校的提前录取还是公开进行的,学生参加提前录取相对公平。而现在在一些地方,表面上禁止了的提前招生转到地下,反而滋生了各种潜规则乱象。
应该看到,教育主管部门在保证招生制度、选拔机制的公平公正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也出台了不少招生禁令,严格依法依规招生,建立监督机制,这个方向无疑是对的,态度也是坚决的。可是,从公开报道来看,面对近年来曝光的招生乱象,甚少见有关部门有什么查处行动。在个别地方,有些主管部门还把本省举办超级中学,作为重要的教育政绩。这种政绩导向,导致主管部门自己就没有把招生禁令当回事——如果严禁跨地区招生、严禁提前招生抢生源,超级中学的生源就必定会受到影响,而生源是超级中学的命根子。当招生禁令得不到严格执行,教育部门对学校违规招生行为监管不力,见不得阳光的招生只会成为滋生乱象甚至腐败的温床。因此,要治理好违规招生,眼下的关键问题是,有关部门要解决思想上的“病根”,真正动起来,加大监管力度,绝不能对一些重点高中违规抢生源的行为视而不见。(熊丙奇)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高中招生“闹剧” 招生禁令


京昆高速客车撞向隧道口 致36人死亡
葡萄牙中部遭遇严重森林火灾 火势肆虐
飞行员高空拍摄雷暴 震撼景象如大片
马耳他举行持续焰火表演 庆祝传统节日
世界首批对器官移植无“毒”活猪诞生
联合国呼吁世界保护土著民权益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模回迁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