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汉正街将还原鱼骨状历史街巷 曾因旧改被"淹没"
本报讯(记者韩玮 通讯员董菲 严晗)昨日从武汉市国土规划局获悉,武汉16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保护规划及实施性规划已编制完成,针对武汉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将有硬杠杠。

汉正街片区方位图 制图 职文胜 市国土规划局、长江日报联办
在2013年武汉市政府公布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昙华林片、首义片、农讲所片、洪山片、青山“红房子”片、珞珈山片、大智路片、六合路片、汉正街片、汉钢片、龟山北片、显正街片共16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基础上,此次保护规划通过深度挖掘、增补,逐一细化了历史街区、历史遗迹“紫线”划定等保护要求。
汉正街片:
保留并重塑24条历史街巷
还原“鱼骨状”肌理
汉正街有5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沿汉江东西向延伸的汉口正街即现在的汉正街主街最先成形,随后,垂直于汉江的纵向街巷产生,汉正街“鱼骨状”空间肌理由此形成。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城市旧改、危改活动,鱼骨状肌理被淹没。
此次规划将先期保留并重塑24条历史街巷,打通南北向垂江通道,包括500年的汉正街,300多年的药帮大巷、药帮一巷,200多年的长堤街、新安街、保寿巷,100多年的淮盐巷等,尤以清代街巷为多。
汉正街片是友谊路、晴川桥、沿河大道、武胜路、中山大道合围区域,将重点保护药帮巷、淮盐巷等多片历史遗迹集聚区。未来汉正街东段将围绕药帮巷青石板路、保寿桥,以再现山陕会馆、新安书院等商会建筑群风貌进行打造,内部引入高端商务休闲服务功能;汉正街中段,利用现有市场建筑打造汉正市集,服务于市民群众生活交往,恢复市井文化氛围;汉正街西段,重点修缮淮盐总局遗址、淮盐巷七座过街楼和大、小泉隆巷建筑群,内部引入非物质文化展示体验、老字号商品销售等,形成文化展示和旅游服务中心。目前,以保寿桥遗址为代表的若干地块已启动改造。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
恢复江汉关钟声保护街巷空间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于去年公布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南起三民路,北至黄兴路,西至泰宁街,东到沿江大道,围绕江汉路、中山大道两条重要骨架街道,拟打造为“商业繁华、人文荟萃、绿意盎然、宜游宜居”的历史文化街区,今年底结合地铁6号线建设的中山大道主轴线修复工程将完工。
这一片区现存的历史遗迹占该片区整体面积的60%以上,其中包括文保单位26处、优秀历史建筑40处、不可移动文物23处、历史保护建筑38处。此外,还增补了37处具价值但未纳入名录的传统风貌建筑。
以前对中山大道片区的保护着重于主街和建筑体本身,此次提出对主轴后面的街巷、巷道空间进行保护。比如文书巷、汉润里、汉安村、积庆里等传统里分的巷道空间。“这种内部巷道繁多的呈‘蛛网’状的历史肌理特征应予以保留,避免城市整体拆迁开发后对它的破坏。”街区内的里分门楼、古树古木都将被保护,体现“城市记忆”特征的江汉关钟声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形态和环境要素,也将恢复每天鸣钟的传统。
昙华林片:
塑造山地特征武汉文艺第一街
昙华林片是具有1800年历史的武昌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包括瑞典教区、三义村、戈甲营、花园山等历史遗存集中、历史肌理保存完好的昙华林核心片区进行重点保护,同时对基督教崇真堂、瑞典教区旧址、花园山牧师公寓、仁济医院等51处在册及增补的历史建筑,提出了详实的保护整治措施。
为进一步挖掘与提升昙华林片历史文化价值特征,抢救性保护历史建筑,引导街区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以瑞典教区为中心的3.7公顷范围的保护性改造工作已启动。规划通过释放部分山体绿化空间,设计具有高差特色的场地空间及多样化特色山地交通方式,同时植入艺术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艺术文化功能,组织策划多条特色文化体验线路,打造最具文艺范街区。
编辑:陈佳
关键词:汉正街将还原 鱼骨状历史街巷 曾因旧改被"淹没"



以色列拆除圣殿山入口的金属探测门
特朗普女婿首次公开否认“通俄”
“发现”号在南海采集到大量冷泉生物
英国将与新西兰谈判自贸协定
吉林省开通直飞塞班航班
英乔治王子随父母出访 睡眼惺忪狂揉眼
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在家中身亡 享年41岁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零利率政策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