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提案 提案

四川政协委员提案关注城区空气质量等民生热点

2016年01月25日 16:02 | 作者:董小红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新华网成都1月25日电(本网记者 董小红)  正在成都召开的政协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如何打造“健康四川”、中医学如何发展、城区空气质量等民生问题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建设“健康四川”需破除“三道坎”

正在成都召开的政协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教授陈德才认为,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健康四川”,要建设“健康四川”需要破除人才缺乏、标准缺失、监管不力“三道坎”。

“比如说华西医院这样的国内一流医疗中心,可以培训川内各市州三级医院的人员,市州主要医院的医疗人员再培训县级的二级医院,建立起这样的逐级培训体系,可以让全川医疗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得到提高,那我们四川老百姓享受的医疗服务就会更有保障。”陈德才说。

二是建议尽快建立畅通的双向转诊机制,让大医院能够往下转、小医院能够“接得住”。陈德才告诉记者,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还跟不上,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医生,陈德才说,“在日常的看病中,有些骨质疏松的病人不能往下转,因为基层医院缺乏治疗骨质疏松疾病的药品。”

三是建议从省级层面建立一套按照病种分类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医疗服务能力监管。陈德才说,“这个病,能不能做检查、需要做什么样的检查,都需要一套完善的标准。有了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促进医生提升服务能力,医院提高治疗水平,促进医疗行业和谐发展。”

中医“师带徒”应纳入正规教育

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名中医的需求越来越高,可高水平的中医却越来越少,正在成都召开的政协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医人才发展引发委员关注。

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天祥骨科医院院长何浚治建议,从培养中医人才的角度出发,要注重中医经典文化的传承,需将院校教育与传统“师带徒”师承教育紧密结合;在中医院校课程设置中,要加大中医经典著作的比例,同时,将中医“师带徒”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

“师带徒是历经千年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法,也是传统中医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何浚治认为,中医的师承教育,就是“师带徒”的传统模式。由于理论和实践的差别,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也有不同,不少名中医的宝贵经验是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只有把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出既懂中医理论思维和中医传统文化,又掌握中医独特诊断技术和诊疗特色的人才。”

何浚治还建议,中医学院的课程设置需进行改革,在课程安排中,需要加大中医课程比例,加大中医经典著作的比例,增加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的学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文化的精髓。

成都主城区能否禁止烧烤摊点

四川省政协委员、国家级名中医、成都中医名医馆张勇教授提交提案,呼吁加大《成都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力度,并在成都主城区全面禁止烧烤摊点。

张勇从事呼吸疾病诊治已有30多年,他认为,医学界公认抽烟、吸二手烟、大气污染、烟尘中的致癌物质是导致肺癌的直接因素。《成都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已实行多年,但仍有许多人视禁烟标识如无物。

他建议,应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者进行严格处罚。他还在提案中表示,医学资料显示,烧烤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苯并芘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因此他建议:主城区全面禁止烧烤摊点,给市民一个更好的空气环境。

编辑:薛鑫

关键词:四川政协委员 四川政协委员提案 城区空气质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