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创业创新一体化平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选择

——访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

2016年01月26日 13:46 | 作者:孙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央已经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并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一时间,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以及如何协同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黄怒波

黄怒波


在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协同创新是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任务的关键环节,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根本出路和现实选择。但当下京津冀创新要素空间分布落差仍很大,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协作程度还较低,需要强化和构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通过创业创新一体化平台的建立,促进区域内部知识流动、资源共享和技术扩散,来有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从京津冀三地各自优势分析来看,北京的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天津、河北制造业基础雄厚,若能实现优势互补将会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


据记者了解,2015年以来,北京的创新创业企业以及培育此类企业的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落户天津、河北两地;中关村海淀园在全国设定的首个分园,也于2015年落户河北秦皇岛;而仅在2015年一年间,天津已建成、新落户和正在洽谈的“众创空间”与创新型孵化器已达16家,依托这些专业型孵化器,天津开发区已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1000余家,其中50余家企业通过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多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


“目前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研究院以及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已经成立,正在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做准备和进行积极的探索。”黄怒波对记者说。


但黄怒波也指出,尽管现在京津冀各个地区开展了创业创新等多项活动,并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从总体来看,目前京津冀区域产业技术创业创新协作程度还比较低。


那么,在新常态下,如何通过创新来推动和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呢?黄怒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应建立和完善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组织机制,设立京津冀政府共同主导的创新一体化平台。”他具体指出,应在京津冀政府间建立协同创新联合办公制度,建立统筹协调创新平台,分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专项基金与融资平台、创业创新资源协商调度平台及技术市场交流平台等,联合打造京津冀全区域协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破原有对口支援、对口对接、产业转移的思路,以整合一体化打造区域创新创业新环境的思路,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开展。


此外,应建立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和利益共享的机制。按照当代智能制造业发展趋势和大数据时代进步的特点,在京津冀区域构建一体化的创新链、产业链与利益分配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并设立跨区域资源和利益共享机制。“这其中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三地联合共建的重大项目、共建园区、共建产业基地、产业转移等形成的GDP、地方税收等在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后,进行跨区域的GDP分计核算,并允许区域间协商划拨区域共建形成的地方性税收;二是组建京津冀协同创业创新投融资管理平台,吸引天使基金、VC、PE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一体化平台建设,建立三地一体的信用体系和担保公司,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投融资体系建设;三是统一京津冀三地创业创新人才和科技人才在创新创业政策、激励与评价政策,消除三地人才市场的政壁垒和制度障碍。”黄怒波详细介绍。


最后,应通过标杆性、示范性项目带动共建或者整合协同创新一体化基地和平台。黄怒波分析,由于北京在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通过扶持北京一些标杆性项目进行辐射和带动,可快速在京津冀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进行创新发展的布局。黄怒波举例说,如成立于2012年的北大创业训练营,已在海淀、房山、亦庄、天津等地建立了9个公益孵化基地,累计实体孵化超过80个创业项目。


另外,以北大创业训练营或者类似的创新平台为基础,加大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力度,这样能够加快与天津共同推动重点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与研发转化,与河北共同推进创新成果示范与应用推广,推动区域间科学分工,带动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平台迅速形成。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黄怒波 京津冀一体化建设 创业 创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