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从主要看气质到晒模糊照片:网络狂欢都无聊?
前日,微信朋友圈突然被模糊照片刷屏,短时间内掀起了一场网络狂欢。前不久,霸占网络的是“主要看气质”。再往前看,“测颜龄”、“脸萌”、“足迹”等都为晒照提供了好机会。而引发网络狂欢的样式还有很多,流行语、表情包、段子、挑战都能风靡网络。有人说这样的网络狂欢挺无聊,但无聊为何还会这么火?

朋友圈突然一片“霾” 想看见照片必须发红包 图片来源:现代快报
模糊照片刷屏朋友圈
26日傍晚,朋友圈突然被模糊照片刷屏,蒙着毛玻璃的照片满天飞。
原来这是微信首次公测“红包照片”。参与测试的用户,在朋友圈发布照片会自动显示成模糊版,朋友们如果想看清晰版,就必须发出一个现金红包,顺便可以评论点赞。
不少用户纷纷脑洞大开,抛出各种颇具亮点的“内涵图”、 “趣味照”,其中不乏全家福、童年照、身份证照等。甚至有人为吸引眼球,给照片配上了有色情暗示的文案。
这样一个创意的玩法,短时间内掀起了一场网络狂欢。来看一下网友的花式评论: “平时有些人的自拍我早就不想看了,现在终于打码了”;“已经穷得看不起朋友圈了”;“这么多年的白内障终于被治好了”;“原来我也有靠脸吃饭的一天”。真是充满欢乐!
但是,根据某网站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网友认为“发红包看照片”太无聊。据悉,截至26日21时,共16888人参与了调查,85.64%的人表示“很无聊,不想再看了”,仅有11.61%的网友觉得有趣,想一起刷屏。

这张专辑宣传照引发了“主要看气质”风潮。图片来源:北京晨报
“主要看气质”走红
由于微信提前结束公测,“发红包看照片”仅持续了很短的时间。而上一次的网络狂欢“主要看气质”则火爆了较长的时间。2015年12月,“主要看气质”在社交媒体“刷屏”,也引发了媒体关注。
据悉,“主要看气质”源于一个简单的游戏。规则是朋友A发出一张自己的照片,标题为“主要看气质”。如果有朋友点赞或者回复,就是中招。继续游戏有两种选择,要么在朋友圈接着发“主要看气质”的照片,要么给A发5.21元红包。按照此规则,有网友一天时间就收到40多个红包,有200多元。
“主要看气质”的梗从何来?得到大多数网友认可的说法是源自歌手王心凌的专辑宣传照。图中,王心凌穿着造型夸张的纱裙,手拿汉堡,张大口做出要吃状。网友表示,这种风格脑洞大开,王心凌回复说,“主要是看气质”。
朋友圈游戏结束后,“主要看气质”又作为流行语被广泛使用。《咬文嚼字》杂志社公布的2015年度热词中,“主要看气质”也成功上榜。

how-old网站的测颜龄示范图。网络截图
APP提供晒照机会
有报道称,“主要看气质”是换个方式晒自拍。如今,在一些人群中,自拍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并借助网络一再成为“病毒式传播”的载体。还记得“测颜龄”自拍照吗?
2015年5月,一款由微软推出的“How Old Do I look”软件爆红网络,引发了全民一场停不下来的 “测颜龄”热潮。
这个软件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对用户上传的个人照进行分析,得出用户的面部年龄。测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小时会开心,比实际年龄大时会心塞, “颜龄”高低直接影响网友心情。有“心机”的网友通过改变穿着、妆容、发型、自拍角度等方法,让自己的“颜龄”降低。

“脸萌”照片 人民网 柏可林 摄
回想起来,“脸萌”、“足记”等APP也曾红遍各种社交平台,掀起晒照热潮。“脸萌”会根据用户的长相特点,将自拍照转化生成可爱风卡通照;“足记”则为普通的生活照配上电影金句、名人格言等,提高照片的逼格。两者都曾刷屏朋友圈。

比尔·盖茨参加冰桶挑战。资料图
流行语、表情包、段子、挑战都能风靡网络
除了“主要看气质”,“duang”“城会玩”“有钱就是任性”“吓死宝宝了”“在下叶良辰”“且行且珍惜”等流行语也都曾引发网络狂欢。表情包也是如此,《还珠格格》福尔康、《情深深 雨濛濛》雪姨、马景涛、应采儿等人物生动而夸张的表情都曾被制作成表情包,被网友广泛使用。
同样让网友狂热的还有网络段子。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出现的“挖掘机”段子。当时,各种版本的挖掘机故事纷纷出炉,网民每说完一件事,发表一个评论、跟帖,无论有无关系,末尾都得来上一句:“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不少明星、大V也都乐于制造段子供网友消遣。韩寒、刘烨、王思聪等人都是造段子的好手。“王思聪同款”曾掀起网友大规模的恶搞。2014年6月,王思聪发微博,称自己购买了200块钱的电脑桌,并抱怨京东送货太慢。这条微博迅速走红,“富二代居然买这么便宜的电脑桌”演变成网络狂欢。有网友假扮“王家亲戚”,催京东发货;还有的晒起自己的电脑桌,想与首富之子比豪。淘宝上也卖起了“王思聪同款电脑桌”,“售价200元,童叟无欺”。
“左边放上点你的人的照片,右边放上自己的照片。点十个人继续传递微笑。被微笑刷屏是件好事!”2014年11月,以“传递微笑”为口号的“微笑挑战”开始刷屏朋友圈。据称,“微笑挑战”由感恩节而来,最初的目的是“用微笑感恩身边所有人”。
同年,在“微笑挑战”之前,“冰桶挑战”也一度风靡。参加者通过网络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可点名邀请其他人参与。被点名者要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否则就要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国内外互联网大佬、娱乐界明星、微博“大V”等,很多都积极参与。
网络狂欢都无聊吗?
不少人提出,这些网络狂欢其实都挺无聊的。心理学学者唐映红认为,无聊消遣是人们的天性之一。人们关心绯闻八卦的兴趣,一定大于真知灼见的讯息。做无聊的事情就能够帮助我们消解失控的不安情绪。所以,当互联网上找不到恰当的有意义或有价值的事情值得做时,就需要通过无聊的事情来填充。
但唐映红也指出,无聊不应该成为互联网所谓的“主旋律”。像“冰桶挑战”的初衷并不无聊,而是为罕见的渐冻症患者募资。互联网的价值却绝非无聊的讯息,而是在无聊的讯息中的不可遏止的学术探索、资讯分享、社群沟通、社会互动和诉求的表达。这才是瑕不掩瑜的“主旋律”。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明则提出,无聊也是一种意义。传统的价值社会、意义社会逐渐消解,演变成多元而包容的现代社会,价值和意义的判断也发生了变化。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要有意义,而且意义的标准也不再只有一个。
张晓明说:“我不太赞同用无聊这样的词去形容这些网络现象,无聊是带有贬义色彩的,而亚文化未必就是不好的。比如‘打酱油’,最初说的那个人,可能就是随口一说,没什么意思,但是在后来的传播中,成为了固定的意象。再比如日常的娱乐,在传统的价值中判断,看起来是无聊的,但它的背后有它反映社会、批判社会的意义”。
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则给出如下解释:病毒式传播看似泛娱乐化时代中,大众的非理性狂欢。但如果我们对现象进行深究就不难发现,每一次病毒式传播,其实也都在满足受众的某一项关键诉求。比如“主要看气质”,有网友就直言不讳:就是找个合理的理由发自拍呗!满足“展示自我形象”和“愉悦/娱乐”的诉求。
编辑:陈佳
关键词:从主要看气质 到晒模糊照片 网络狂欢都无聊






北京首条磁浮列车在轨测试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停靠斯里兰卡
伦敦田径世锦赛 尼亚基鲁伊首夺世锦赛马拉松冠军
103岁老太游泳健身 曾打破吉尼斯纪录
“科学”号起航开展海上考察
芝加哥“小黄鸭”慈善竞赛 6万只黄鸭“跳”入河中
江西赣江边现“光绘摄影”
陕京四线北京段建设顺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