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去三峡博物馆看不一样的大圣
猴年将至,你见过文物中的猴元素吗?古代生肖“猴”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寓意?1月28日,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广州博物馆合作主办的“大圣归来:文物上的十二生肖”新春特展开展,150余件雕刻着十二生肖的文物,将陪伴市民辞旧迎新。
1月28日,三峡博物馆,“大圣归来:文物上的十二生肖”新春特展上展出的素三彩美猴献桃执壶。记者 熊明 摄
清代十二生肖铜俑集体亮相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广州博物馆馆藏的清代十二生肖铜俑。铜俑为兽首人身坐姿像,姿态各异,形象逼真,此次12件集体亮相,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另一件德化窑白釉堆塑盖盅上,器盖、器身以堆塑手法,同时塑造出了“喜雀争梅”、“侯封百世”、“福寿万载”、“清节不改”、“兰桂齐香”五组图案,寓意美好。其中,“侯封百世”体现了古人对生肖“猴”所寄托的吉祥意愿。
而在一个明代浮雕猴子摘桃桃形玉带饰上,可以看到古人运用浮雕手法于玉料之中,雕刻出一只生动的小猴子和散落的仙桃,布局错落有致,不乏巧思。
据展览主办方工作人员透露,本次展览将免费展出至4月24日,春节期间照常对公众开放。展览期间,除了欣赏展品外,观众还可以在展厅中免费拿到博物馆制作的体验卡,在展厅中寻找与十二生肖有关的趣味图章,制作一张专属的个性生肖明信片。
中国生肖系统出现于先秦时期
你知道中国的生肖系统诞生于哪个朝代吗?据介绍,历史学家从湖北云梦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上得知,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而与现今完全相同的十二生肖传世文献记载,则是出自东汉王充的《论衡》。
据介绍,我国在春秋战国甚至更早时期就已经开始饲养猴子,自秦汉时期就出现了“猴戏”,深受人们喜爱。猴在古代有着美好的寓意——灵猴与仙桃是天长地久、人瑞千寿的象征物。而猴与“侯”同音,“马上封侯”意味着仕途的发达,“母猴背子”意味着辈辈封侯,猴纹饰图案也因此受到古人的喜爱,成为传统吉祥装饰纹样之一。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猴 大圣 三峡博物馆 文物 清代十二生肖铜俑



京昆高速客车撞向隧道口 致36人死亡
葡萄牙中部遭遇严重森林火灾 火势肆虐
飞行员高空拍摄雷暴 震撼景象如大片
马耳他举行持续焰火表演 庆祝传统节日
世界首批对器官移植无“毒”活猪诞生
联合国呼吁世界保护土著民权益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模回迁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