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过年:规矩、讲究和心气儿
“现在,过年究竟过什么?”这好像已经成了一道每年春节时的必考题,但却不是送分题,因为没有标准答案,而每一个人给出的答案,又都不能让其他人觉着说到了自己心坎儿里,可见人们心中都各自存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对“年”的期盼。

但不管这个期盼究竟各是些什么,归根结底,组成“年”的,不外乎这几样:规矩、讲究、心气儿。
除夕、初一、初二直到破五,每天应该和什么人在一起、用什么方式度过、餐桌上必须摆出哪几样饮食,都有流传下来的规矩。
要给长辈拜年、要给孩子压岁钱,平日里再疏于应酬的人,过年这几天,也得顺着这些讲究来。
孩子的穿戴得里外一新,家里要洒扫干净,福字、对联、窗花、灯笼……所有这些已经摆挂了一年蒙了灰尘的物件都要换成新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换下的,是昨日的种种暗淡;希冀的,是用一个好意头开启平顺的一年。先用这种种形式,把自己过日子的心气儿高高扬起来。
人,是需要仪式感的。因为在每个人的生命路途中,都会经常不断的遇到各种挫折、磨难、乏味、困苦而心生倦意。所以从远古时代起,先民们就找到了一种通过“仪式”来为自己鼓舞士气的办法,并且沿用至今。
在从古至今的各种仪式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可能就是“过年”了。组成“过年仪式”的这些规矩、讲究,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并且任世事变迁仍旧被一代代人遵守并执行着,就是因为人们需要这个仪式。经过了这个仪式流程里的一系列行为之后,人还是那个人,身边的事儿还是那些事儿,可人的心气儿却变了——至少是人们盼着自己的心气儿能够变一下,然后连带着整个人的精神、气场也能为之一振。
“过年”也是对所有人最平等的一个仪式,不论是达官显贵、才子佳人,还是芸芸众生,都能过属于自己的“年”。你可以把每样规矩、讲究都做到极尽奢华;我即使每件每样都做的简单平凡,可最终,我得到的“心气儿”和你得到的是一样的。
这就是“过年”的另一个魅力,每个人都能从它那里获得慰藉与鼓励,所以“过年”这件事儿能长青不衰,一直就延续到了现在。而且到今天,依旧是“年比天大”的气派,这一点,从春运就能看出来。
也正因为如此,“过年究竟是过什么?”这道题,永远也不会有统一的答案。因为在“过年”这个整体仪式中,每个人又都有各不相同的执行方式。例如奔袭千里,回家陪伴父母;或者远离待倦了的地方,找一处新鲜的景致洗洗眼睛;抑或一心一意就是沉浸于俗世红尘的种种欢乐之中。但纵使路径千差万别,目的都是相同的:让自己透口气、换换心气儿。
所以,不管人们嘴上怎么说,其实每个人都挺需要过年的,因为又过完12个月了,就像车得加油一样,人也又需要补充心气儿了。(聂昱冰)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过年” 规矩、讲究和心气儿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俄罗斯举行国际烟花节 炫彩夺目美不胜收
巴塞罗那为恐袭死难者举行追思活动
日全食将横扫北美大陆
普京参加青年论坛 现场摆弄手工品“卖萌”
哲蚌寺展佛 拉萨雪顿节启幕
希腊小镇大火持续 天空被映红
金正恩要求美国停止对朝挑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