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李晟:漫谈“我家”的家风
爷爷95岁了,前年10月不服老的他摔了一个跟头,一下子卧床不起,但精神头依然好。我对爷爷的了解,之前知之甚少,因为他从小对我们要求很严厉,从不给我们买糖果,只买学习用的书,每天都检查我们练字情况,写不好就要瞪着我们,大喊“重写!”年三十晚上看过人家放鞭炮就要回屋里写作文,我当时既觉得他“很烦人”,内心对他又很畏惧的。所以,对爷爷身世的了解,正是这几年他对我们的“唠叨”中。因为耳背又拒绝使用助听器,他听不清我们说话了,也就索性不听我们说话,只说他想说的。我也在他不厌其烦的讲述中,知道了更多有关他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中,爷爷被下放到农村。因为他不仅下地劳动是一把好手,而且又有些文化,就被当地的农民兄弟推为生产队负责看管、出售木材的人员。爷爷说,他为买主挑选时,从不以次充好,欺骗不懂行的买主,也从不损公肥私,让生产队吃亏,更不会慷国家之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爷爷落实政策回到原单位,继续从事建筑测绘工作。他负责测量、把控建筑质量,建设单位都非常信任他,总是说,“有李工在这儿,我们放心!”每每向我们说到这儿,爷爷都会爽朗地大笑几声,自豪地比划着说:“18层大楼从地基到楼顶儿,每一层我都反复测绘,我在那儿盯着,不能有丝毫偏差。”
讲到这儿,他又会严肃地看着我们,叮嘱我们一定要认真工作,不能偷奸耍滑,一定要踏实做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能做有损于党和国家的事。“从不做亏心事,所以活得踏实、所以长寿。”爷爷的人生感悟,时时鞭策着我静下心来检点自己。
除了爷爷,姥爷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姥爷很喜欢京剧和古文,要么给我们讲京剧故事,唱京剧名段,讲故事中的道理,要么就之乎者也一番,然后再用白话翻译一遍。“廉者不吃嗟来之食”、“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当然,姥爷对我要求也是很严格。上小学时,每天放学也要到姥爷的房间中去读、默英文单词,读不准确,他会让我重读(姥爷略懂英语),默不出来就罚我抄写,但我不烦。在我小学毕业那年,姥爷因病走了,但他给我讲的道理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时常想一想,不断矫正我的言行。
姥爷走后,爸爸和妈妈又会经常提起姥爷曾经说过的话,讲过的道理,而且内容又丰富了,“学无止境”“不比吃穿比学习”“兄弟姐妹要互帮互爱”“女孩也不能娇滴滴的,女孩更应该自立”,等等,并且爸爸用实际行动教育着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老话儿说“人到四十不学艺”,我爸爸是在41岁时因工作需要学习建筑预算,改行做建筑预算员,50多岁时开始学习使用电脑,一发不可收拾,不但学会用电脑还学会了修电脑,现在70岁的人了一面照顾我爷爷,一面又开始“研究”智能手机,他说是“活到老学到老”。
之前我一直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我们姐弟四人具有共同的长处,就简单地认为是父母常挂在嘴边的“小树长了小树杈就得砍掉,否则不成材”的理论激励着我们,直到爷爷卧床经常叮嘱我们,我才认真思考,把爷爷、姥爷、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联系在一起思考,得出这样的结论:家风使然。爷爷用实际行动影响着爸爸、影响着我们,姥爷用道理教育着妈妈、教育着我们,形成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爷爷和姥爷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是共通的,因为他们不知不觉地传承的是我们民族多年灿烂文化所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
父母送走了姥爷和姥姥,又照料瘫在床上的爷爷,十分尽力,让我们感受到我们要传承的还有“百善孝为先”。我们姐弟四人现在每周都抽出时间回家看望父母,和父母聊天。我和先生也是在不知不觉中用家风言传身教下一代,我女儿在小学三年级曾经写过一篇日记,题目就是《我为我的宽容而自豪》,写的是一位男同学在她的作业本上使劲乱画了好几个大道子,并且折断了她的铅笔尖儿,经过老师的批评教育,男生承认了错误,她没有让男生赔偿,结尾一句是:我为我的宽容而自豪。她大学二年级时,学校重新安排宿舍,把门的床位没有孩子愿意住,她主动选择了那个床位,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大家都不愿意去那个床位,七个女生打成一锅粥,我去了,就不用打架了”。我和先生当时听后都很感动,但当先生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同事听时,同事们却都说,“孩子多吃亏呀!”但我和先生坚信:吃亏是福,大家和睦相处是需要包容和谦让精神的。
我们的下一辈慢慢成长起来,我女儿去年大学毕业,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现在西城区一所小学实习。她同样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肯定和孩子们的喜爱。这也是家风使然。
(作者为北京市西城区椿树馆小学校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李晟 家风 要求严厉 唠叨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