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范长江在酒泉过春节
关维智在《酒泉文史资料》(第11辑)撰文《范长江在酒泉》,讲述了我国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作为《大公报》的特约通讯员,深入西北考察的一段经历。
1936年春节前夕,范长江来到酒泉,在这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他沿途对古道驿站黑泉镇、花墙于、深沟、盐池驿、黄泥坝、临水等地进行了考察了解,对酒泉的第一印象是“酒泉的近郊,仍属不冻泉水所灌溉的肥沃良田,不下于张掖,城垣不及张掖之广大,而街市之整齐则驾于前者而上之。”
春节前夕,各行业皆休息,但“穿红挂绿之妇女儿童往来贺年,爆竹灯火熙熙攘攘,予旅人以深刻刺激。”可是,他在除夕之夜深入小街背巷,看到的却是一幅揪心的人间悲剧:
“尽管是新年,街上却还是随处可见十岁以下无衣褂全身灰泥的乞丐儿童。有几条背风的街通,简直在晚间没勇气通过。这般几乎全身赤裸的孩子,在夜间他们就在门角墙脚,乃至无水的阴沟里藏了起来。用手电去照,这里三个一堆,那里一堆两个,彼此挤得紧紧的睡下了,到了夜里十时以后,气温变为酷寒,这般孩子渐渐的忍受不了,他们于是本于儿童的天性,放声哭出他们求救的惨痛哀声:‘妈妈呀,冻得很呀!爸爸呀!救命呀!冻死人呀!老爷太太呀!实在冻的受不了呀!……’有时天气特别寒冷,一两条巷街的灾童一齐号啕哭起来,哀声震动全城”。所以他给《大公报》发回的通讯及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写到酒泉时,用的标题就是“酒泉走向地狱中”。
整个春节期间,范长江都是在酒泉过的,他看到酒泉的老百姓养成了一种“及时行乐”的风气:“政府的烟土罚款要用重刑榨出现金,农民只能用‘饮鸩止渴’的高利贷来交完通款,对付现状。但为求得暂时安慰,不管借债,还是卖地破家,有几个小钱先去饭馆享受一顿再说,出了馆子再借高利贷也不再踌躇。二两烧酒是麻醉剂,麻木比清醒好,真所谓‘难得糊涂’,这是旧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心理状态。”
范长江的这次西部之行,历时10个月,行程3000余公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沿途写下了大量的通讯报道,真实地记录了西北人民群众生活的现状,这些通讯在《大公报》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文/阎泽川)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范长江 酒泉 过春节 西北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