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陈冶:龙灯舞动新农村
腊月二十六,已经3年没回家过年的我,又回到了家乡———安徽望江县凉泉乡罗祠组。整洁、干净的小村跃然眼前,没有了过去印象中的脏乱———道路宽畅,绿化成片,村头的一片大广场格外引人注目。
家里变化太大了!我甚至以为是自己走错了路,想问一下路过的村民又觉得不好意思,后来还是凭着印象找到了家。
龙灯舞动新农村
面对眼前几乎是陌生的一切,让我惊喜不已!到家后才得知,2013年以来,乡里按照“规划引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模式,建设了龙家小屋、徐大屋、胡屋等一批美好乡村示范点。特别是龙家小屋通过舞龙灯的形式筹集美好乡村建设启动资金,方式新颖,成效显著。
“以前一到农闲时,村里的大人打麻将,小孩看麻将,这乡风哪能文明呢?”邻村的村民周应球说。近年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舞龙灯民俗,渐渐回归直至兴起,原本无所事事的村民开始忙碌起来,萧条的村庄也变得热闹起来。
一直以来,我们乡就有舞龙灯的习俗。通常是以一个姓氏宗族为单位,每隔几年就会在新年的正月,组织本族的青壮年到同姓村庄和亲戚的村庄舞太平龙灯,以祈求家人平安,丰收太平。同姓氏、亲戚家也会准备不菲的红礼将龙灯接进家中。过去都是将收来的礼金、礼品或是分到各户,或是用来修祖坟、祠堂。
近年来,在示范引领的推动下,老少爷们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情高涨。村民们通过舞龙灯这一传统民俗筹集资金,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如今,乡里大部分舞龙灯的屋场都将节余的资金用于了修建道路、兴修水利、村庄整治等公益事业。
在此过程中,舞龙灯这一旧民俗也发生了新变化。龙灯的舞者原本是要青壮年的男子,但随着男女平等的观念渗入乡间,在舞龙的队伍里也出现了女性的身影。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舞龙灯更多地被赋予建设家乡的寓意。
热闹的老民俗舞龙灯代代相传,传承地域文化,凝聚着社会亲情,构建着文明乡风。旧习俗在新时代得到新利用。
看着舞龙灯的队伍行走乡间,感觉真好!
(作者系安徽安庆市望江县政协委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龙灯 舞龙 舞动 新农村 陈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