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新一代农民工去留农村渐趋理性
新华社郑州2月18日电(记者 晏国政)返乡过节的部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这几日正忙活着返城。然而,在记者家乡河南省信阳市的部分农村,一些新一代农民工却逆流而动,选择留在老家。去留农村,这些农民工渐趋理性。
信阳是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大市。潢川县双柳树镇晏岗村农民40岁的王华过去10余年间,像大多数农民工一样,一过正月初五就踏上返城之路。今年她却下定决心“再不出去了”。
让王华决心留在老家的是她12岁的儿子。“儿子过去一直和他爷爷奶奶留在农村上学,现在已经上初一。由于缺乏陪伴和管教,学习渐渐地‘抛了荒’,去年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50几分。”王华焦虑地说。
更让王华感到心疼的是,过去乖巧开朗的儿子,这两年变得越来越内向,对自己也是“又怕又爱”。“虽然在春节前的那段日子,他每天都打电话询问我回家的具体日子,但平常感觉和自己已经有些疏远。”她说。
“虽然每年在外务工能有一两万元的收入,但和儿子的学习和前途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这几年再苦再难,也要留在老家陪在儿子身边。”王华说。
与王华同村的黄海军则看重家乡快速推进的城镇化给自己带来的发展机会。21岁的黄海军前几年高中毕业后,在上海等地“晃荡”了两年,最终决定回到老家县城学习房屋装修。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他的手艺越来越精,对家乡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有信心。
“这几年,县城发展很快,眼看着商品房小区成片成片地盖了起来,就连镇上也开发了好几个楼盘。只要装修手艺到家,就不愁没活干。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干吗非要背井离乡地往外地跑呢?”黄海军说。
在与亲戚朋友们聊天中,记者了解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家乡人多地少,就业机会缺乏,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了养家糊口、致富增收,每年不得不大量前往城市务工。近些年来,随着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的显现,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重新审视“漂泊无依”的打工生活。
特别是这两年,随着县域内城镇化、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家乡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机会正在增多。一些新一代农民工的心理天平渐渐倾向留在家乡。
“每个人对家乡都有感情。这两年,水泥路修到了各个自然村村口,一些村还通了自来水,家乡的居住环境也改善多了。如果再能在老家找到事干,谁也不愿意每年往外跑。”38岁的信阳市商城县汪桥乡汪楼村农民工曾全说。(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新一代农民工 去留农村 渐趋理性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