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英国脱欧或成一场虚惊
获欧盟“特殊地位”,“脱欧”或成一场虚惊
英国罕见周六内阁会确定公投日
本报驻英国记者 黄培昭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刘 栋
当地时间2月19日深夜,在经过将近30个小时的漫长马拉松式谈判后,欧盟与英国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终于就有关欧盟改革方案达成一致。欧盟28个成员国取得共识,就英国提出的改革方案达成妥协,力争让英国留在欧盟。英国首相卡梅伦20日返回伦敦,马不停蹄地主持几十年来第一次在星期六召开的内阁会议,通报布鲁塞尔欧盟峰会的成果,并宣布英国就是否“脱欧”进行的全民公投将在今年6月23日举行。
在协议中,欧盟同意给予英国7年的“紧急刹车权”,让英国得以暂时限制其他欧盟国家移民福利,移民子女福利也得以从2020年开始削减。同时,有关英镑、英国经济等方面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卡梅伦在峰会结束后对记者说,他的布鲁塞尔之行“成果很多”,这些成果足以使他说服英国民众在公投中选择继续留在欧盟。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通过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表示,有关英国与欧盟的改革方案获得了一致支持,这一协议强化了英国在欧盟的“特殊地位”,是“具有法律约束力和不可逆转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称,这一协议并未加深欧盟的裂痕,而是建筑了桥梁。他同时表示,协议清楚说明,英国不会拥有对欧元区问题的否决权。
在峰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评价这一协议是“公平的妥协”,但形成共识的过程是“艰难的”。默克尔表示,在当今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下,能够属于欧洲是“十分珍贵的事”。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对欧盟与英国达成协议表示祝贺。他说,英国脱离欧盟对英国和欧洲都不利,“英国必须留在欧盟”。他同时指出,为了将英国留在欧盟而达成的协议并未给予英国“特别优待”,也没有违反任何欧盟法规。原先反对声音最强烈的东欧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对这一协议表示谨慎欢迎,称这一协议对欧洲而言是好消息。
卡梅伦在返回伦敦后举行的内阁会议上表示:“我将全身心地投入,说服英国民众留在改革后的欧盟内。”他解释说,英国留在欧盟符合英国利益,继续成为欧盟的一员将使英国更加安全,更加强大。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英国欧盟问题权威专家希克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协议的达成,是各方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相互妥协和让步的结果,因为英国“脱欧”对双方毕竟都是一种很大的损害,而英国“留欧”则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希克斯说,现在卡梅伦有了“底气”,他应该可以说服英国民众继续成为欧盟的一员,如果公投在6月顺利举行,民众选择继续“留欧”可能性较大。
英国媒体认为,卡梅伦在布鲁塞尔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为争取和维护英国的利益付出了巨大努力。事实上,卡梅伦并不想使英国真正脱离欧盟“单飞”,之所以宣布进行“脱欧”公投,一是为了兑现他竞选首相时的承诺,二是为了使英国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卡梅伦威胁称英国将脱离欧盟,实际上是一种姿态,想以此向欧盟喊话,借以抬高要价,所谓“脱欧”言论只不过是他与欧盟讨价还价的砝码。根据卡梅伦的设计,在与欧盟谈判取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的情况下,把最初定于2017年举行公投的时间提前到今年6月,这样便可极大地增加英国“留欧”的概率。这样,被外界所普遍关注甚至担心的英国“脱欧”或许只是“一场虚惊”。
不过,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即使达成了协议,卡梅伦仍面临不小的压力。要求“脱欧”的派别指责他在协议中“所得很少”。比如,卡梅伦原本希望在特定情况下,限制境内其他欧盟成员国移民务工人员的福利,最长限制期限可达13年,但由于东欧国家的强烈反对,在最终协议中,这一期限缩短至7年。同时,卡梅伦还得说服议会、政府和民众,让他们相信英国已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继续留在欧盟比“单飞”要好。这一切,都将是对卡梅伦的重大考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英国脱欧 一场虚惊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