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国国务院部署文物工作:保护为主 合理利用 传承发展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24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文物工作,对加强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等提出明确要求。专家指出,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文物工作重在保护。近年来,中国多地出现文物年久失修,亟待抢救问题突出。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拆真建假、大造假古董等行为,屡见不鲜。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2010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姚远认为,“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国务院此番强调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提出编制实施文物保护规划,对存在重大险情的文物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等措施,有利于维护文物的真实性,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到最紧迫的保护工作中去。”
会议提出,强化管理与执法,健全文物登录制度,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对此,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94岁的谢辰生近年来一直呼吁用科技力量加强文物保护。“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一方面有利于文物部门和公安、规划、国土等部门一道,共同确保文物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通过文物名录的公布,推动公众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的保护合力。”
此外,专家还提出,当前不可移动文物正面临大规模消失的严峻局面,主要原因是有法不依,违法难究等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了加强文物执法督查,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调查督办重大文物违法案件和安全事故,有利于遏制法人违法,维护法律权威,对违法盗窃、破坏文物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关于文物的合理利用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合理适度利用。多位专家认为,文物利用,保护是前提,适度不能过度。“一切利用都要以服务公众为目的,文物具有公益性属性,任何一种利用,都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姚远认为,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应该是未来文物保护工作的长期任务。
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大力培养文博、文物保护修复等人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项目负责人詹长法表示,目前中国文物修复人才不足3000人,庞大的修复工作与人员数量极不匹配,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此番国务院提出加强文博、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对提高人才储备,保障各项文物重点工程的顺利完成,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中国国务院 部署文物工作 保护为主 合理利用 传承发展




国产大型客机C919计划投入6架试验机开展试飞
故宫畅音阁戏曲馆开馆
9月2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墨西哥中部发生7.1级地震
海峡两岸中秋灯会亮相水乡周庄
巴西发生森林野火 势头迅猛浓烟蔽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1届大会开幕
勿忘国耻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