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从灰姑娘穿水晶鞋跑不动谈起
两则趣闻,颇值得寻味。
其一,英国莱斯特大学一些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认为如果童话里灰姑娘穿着水晶鞋,很可能无法在午夜12点的时候从王子身边逃走。通过计算水晶的承重能力和鞋子的受力情况,鞋后跟不能超过1.15厘米,否则鞋跟就会折断。而无论是在童话书的插画还是在电影里,灰姑娘的鞋跟看起来都不止这么矮。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莱斯特大学《物理学专题杂志》上。
其二,日本京都一名大一学生高桥晃太郎着手研发“无声吸管”,希望饮料快喝完时不会发出“嘶嘶”的声响。在经过不断试验后,大体上达到不发声的效果。但高桥晃太郎表示将继续研究,希望有一天可以在电影院里毫无顾忌地喝果汁。
上述两个故事虽然互不关联,但有一点类似——都被认作“无用”的研究。很多人觉得水晶鞋是魔法变的,把精力放到虚幻的内容无聊且可笑;有些人认为用吸管喝东西的体验就是如此,为什么不去做更有意义的研究?
不过,看似仅仅浪费时间的研究,却也折射了一种对于科学精神的追求。其实,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就曾在另一个层面上质疑过水晶鞋——他觉得《灰姑娘》可能在故事口耳相传时混淆了两个关键词:在法语版本中“玻璃”很可能是同音词“松鼠皮”的误读,不排除灰姑娘穿的是松鼠皮制成的鞋子。如此这般求真,不能说是绝无意义的。
很多看似“无用”的研究,未必真的无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曾论述过“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他认为,整个科学史可以证明,有益于人类的大多数伟大发现,都是由满足好奇心的愿望所推动的。谁能笃定地说改良吸管的技术,不可能给生活其他方面带来改变?很多人去日本购物,都会兴致盎然地带回些液体创可贴、衣物免洗喷雾等新奇物品,因为这些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可谁又想过,这些用品的研发是否也曾被视为“无聊”之人的“无用”之举?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研究者们并不孤独。在英国,有人运用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对圣诞老人的飞行速度和年龄、对哈利·波特的猫头鹰是否可以握住“光轮2000”飞天扫帚等开展了研究计算;在日本,高桥晃太郎的大学通过研究补助的方式,对他的“无声吸管”创造给予鼓励。
培育创新人才离不开求真和探索精神,也离不开社会的包容和支持。如何挖掘研究动力、减少科研浮躁,培养“好奇”精神,值得人们好好思考。未来世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而看似“无用”的很多研究,都在认知、实践层面拓展着我们生活的宽度与广度,给未来注入绚丽的色彩。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灰姑娘穿水晶鞋跑不动


苹果公司举行新产品发布会
澳科学家量子数据存储研究取得进展
“金鸡百花画影人”全国美术作品展在呼和浩特开展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美洲展在美国旧金山开幕
第72届联合国大会开幕
云南风 民族情——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优秀书画作品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