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高晓松私营图书馆热度不减 为读者准备望远镜看书
原标题:够不到高处的书?拿望远镜看!
杂·书馆给读者准备的望远镜。记者 李洋摄
“书架最上面几排的书够不到,怎么办?”
“拿望远镜看。”
别笑,这不是段子,而是经常发生在杂·书馆内的对话。
杂·书馆的服务台上,真的摆着两副望远镜,供想看书架上层图书的读者使用。
由高晓松担任馆长的这家私营图书馆,开业两个月来热度不减。除周二闭馆外,仅正月初七到昨天,每天都有超过280位读者通过预约前来看书,最多一天竟来了354位读者。
别看这家图书馆位于朝阳区崔各庄乡,地处偏僻,但每天10时正式开馆前,门口都会有读者等候。他们中有从西三旗来的,有从石景山来的,也有附近的居民。来的次数最多的读者李学萍家住附近,为了看完上下两册《黄帝内经》白话本,已经来了13次。
杂·书馆直通天花板的书架,读者够不到其上半部分的书。记者 李洋摄
篱苑书屋外景。特约摄影 卜向东摄
《黄帝内经》平时总是摆在服务台对面书架的第4排上,伸手可得。不过,要想看6排以上的书就很难了。一米七个头的读者踮起脚尖、手臂完全伸直也够不到。高大的书架从地面直通天花板,这是杂·书馆内新书馆的装修特色,而新书馆也是最能体现这家图书馆服务公众的部分。因为杂·书馆虽有百万册馆藏图书文献,不过80%都是还在整理中的线装书。大部分读者现在只能去新书馆,看近30年来出版的书籍,这部分书大约20万册。杂·书馆赵副馆长介绍,由于藏书太多,库房有限,那些高达4米的巨大书架上半部分,实际上发挥的是库房功能,“通常放语言学之类一般读者不太用的书。”
再细看书架上的书,许多书的书脊上还带着五花八门各个年代、各种单位内部图书馆的编码。其实,这些图书多为四处收集来的二手书,来到杂·书馆后还没有被统一编目过。管理员只是在书架上贴了标签,标出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史子集、集部的名人小说、中国历史主要名人著作、现当代著名人物文集等23类。熟悉图书馆的读者不难发现,这种分类与公共图书馆相差很大,比较粗放,更像是给自家书房里的书简单归了归类。
而且,每一类到底有多少书和哪些书,并无总账可查。读者只能穿行在书架间,一本一本自己寻“宝”,而无法按图索骥。“我们本来就是打算让读者自由阅览的,再说这些书只允许看不允许借出去,编目的用处不大。”赵副馆长言外之意,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不过,一位曾在中华书局图书馆工作过的读者提出:“如果图书继续增多,这样一锅粥、一笔糊涂账,怎么能管理好?虽然是个人图书馆,要坚持下去也必须考虑细节。杂·书馆好不容易有这么好的基础,应该珍惜和延续下去。”
观点
个人慎办图书馆
去年12月9日至今年1月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份征求意见稿的第六条写道:“国家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设立公共图书馆或者向公共图书馆捐赠,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和其他扶持政策。”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并不等于说私营图书馆的问题就全要靠政府来解决。在这方面发展得较好的近邻日本,私营图书馆也无法完全依靠政府。日本《图书馆法》中规定,该国对私营图书馆的态度是“不控制,不资助”,政府资源重在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而私营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补充,更多是有志之士将自己理想中的图书馆投射在现实中。在洒下这腔热血之前,热爱图书馆的人们,还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延伸
京城第一家私营图书馆早已关张
就在记者探访私营图书馆的同时,辗转得知,北京的第一家私营图书馆——2003年在石景山开办的北京科教图书馆,已于2010年悄然关张。这家曾被许多媒体广泛报道的图书馆,在它消失的时候,甚至都没有被同行注意到。另一家创办于2007年的私营图书馆——北京华藏图书馆,主打国学书籍借阅,也于去年8月正式改为华藏书院,原有的2万余册图书不再提供借阅服务。其经营者明确表示,“办图书馆几乎没有收入,难以维系,改成书院,则可以通过培训和活动获得收入。”
而尚在运转中的私营图书馆,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怀柔区雁栖镇交界河村有一家名为篱苑书屋的私营图书馆,其外立面装饰用了周边山上的4万根柴火杆,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的独特设计让其初建成时人气颇旺,吸引了北京城区乃至外地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可如今,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这里都要进行长达半年的“冬眠”。在“苏醒”的半年中,书屋也只在周末和节假日免费开放,也就是全年开放大约60天,每天仅开放6个小时。书屋开业至今已4年多,但书架上《经济法》挨着《三国演义》,《家庭菜谱》挨着《古文观止》,似乎从未认真整理过。书屋内依然没有水和电,光线稍暗就无法继续看书。书屋内外也无厕所,去最近的交界河村公共厕所,来回得走上40分钟。书屋到底是图书馆还是一处人文建筑景点,至今让人摸不着头脑。
北京还有一些私营图书馆,如第二书房、皮卡书屋等,都是完全针对儿童的童书馆,靠图书借阅之余搞些儿童活动和幼教活动,甚至出版儿童读物才能维持生计。第二书房的创办者李岩一语道破天机,“纯粹面向成人的私营图书馆并不比公共图书馆有更多优势,且难以通过活动等方式增加收入,自然也就很难有生存空间。”(记者 李洋)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高晓松 私营图书馆 望远镜看书 杂·书馆 篱苑书屋





第72届联大一般性辩论进入第三天
私人飞机迫降伊斯坦布尔机场 致4人受伤
九只梅花鹿亮相北京故宫博物院
印尼南苏门答腊发生森林火灾 火光照亮夜空
@所有人 有三只满百天的大熊猫征名认养啦
国产大型客机C919计划投入6架试验机开展试飞
故宫畅音阁戏曲馆开馆
9月2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