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人物2016 人物2016
李毅中:国企要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供给侧指的是实体经济,工业、制造业是主战场,企业是主力军,其中国有企业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党组书记李毅中表示,要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进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促进新旧动力加快转换;这二者要同时发力,紧密融合。同时,在加快供给侧动力转换中,还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重组。
李毅中
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在新常态下,面对工业经济下行的压力,应该通过哪些手段和方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何进一步加快培育、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如何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对此,李毅中认为,当前,由于经济形势变化和自身存在问题的长期积淀,一些传统产业遇到了较大困难。经济能不能稳得住,当下主要取决于现有企业和产业能不能修复动力。
“要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盘活巨大存量资产。”李毅中表示,技术改造是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具有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
他举例说,根据工信部统计的2009年至2015年全国技术改造数据,大体上中央财政每提供1亿元可拉动投资近20亿元,改造项目投用后新增工业产值约30亿元,利润约3.1亿元。据此测算,“增量资本产出率”即增加单位GDP需要的增量资本,技术改造是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再比如销售利润率,技术改造项目约为10%,而2015年规上工业企业是5.57%。
他认为,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了技术经济指标,不仅拉动了需求,更提升了供给侧的综合效能。“加快技术改造,需要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努力。企业要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技术改造新水准,创造生产营销的新方式、新业态;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和投资引导,金融要通过银行信贷和各类资本市场予以资金支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李毅中说。
对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李毅中建议,首先,必须着重于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协力攻关,尤其要重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第二,要加强合理规划,全国要有规划,地区行业也要有规划。各地要从资源、环境、市场和产业基础出发,选准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差别化发展,不能什么都搞,以免造成新一轮的过剩;第三,要依托现有的工业体系,它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技术、装备、人才、品牌和市场,二者可以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第四,要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服务和支撑功能,构建完善的供应链和销售网。
落实五大任务是企业转型升级最有效的途径
对中央提出2016年五大经济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微观经济基础的企业应该怎么去具体落实?
李毅中认为,就工业企业来讲,“去产能”要抓住重点难点,对那些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产品无销路、改造无望,资不抵债、甚至依赖贷款补贴过日子的企业要下决心用经济、技术、法律的手段清出市场。执行中要安置好下岗职工;“去库存”不仅是对房地产,工业企业去库存、回贷款、畅通资金链的任务也很重。一些国有企业还承担着保供给、保稳定的责任,需要一定的产品或原料储备,也要精打细算、加快周转、提高效率;“去杠杆”不仅是金融行业,工业企业要降低过高的负债率,改善资金流动,发展直接融资,防范财务风险既是经营方针,也是当务之急;“降成本”更是当前企业的突出问题,执行中要防止为追求低成本而损害质量、节能、环保、安全,要遵守企业会计准则,防止违规行为;“补短板”方面,企业要与国际同行对标达标。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优化、“两化”融合、消除瓶颈、补齐短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施中要防止变相扩能。
李毅中还建议,国有企业落实五大任务中,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转换机制,给予政策支持和正确导向,国资机构要以管资本为主,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健康发展,引导企业自我深刻变革,真正在供给侧改革中成为市场主体。(文/记者 李彬)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李毅中 国企 供给侧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