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严查“蚊蝇腐败” 纯洁“神经末梢”
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3日在人民大会堂说,今年将更加重视解决群众身边、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加大督促力度。这显示了中央全面反腐不留死角、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重拳反腐,一大批“老虎”“苍蝇”落马,使社会风气得到了改善,政治生态得到了净化。但必须看到,影响群众“获得感”的“小官大贪”、基层群体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群众身边的腐败不仅败坏党和政府形象,更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刺痛民心。
自去年7月起,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每月集中通报一批群众身边腐败的典型案例。从“抚恤金”到“扶贫款”,再到低保“养命钱”等民生资金都成为“蚊蝇”下嘴的对象。一些违纪违法者级别虽低,但胃口极大,涉案金额令人瞠目;一些地方群众身边的腐败点多面广,在末梢“吸血”导致“痛痒”一片,百姓深恶痛绝。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纯洁“神经末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
基层连着民心。细究群众身边的腐败,往往与一些干部利用监管漏洞“靠山吃山”有关。他们把权力视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骄横自大、目无法纪。这也暴露出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督、监管措施流于形式,执纪监督问责能力不足,对“蚊蝇腐败”看得见,却不敢管、管不好。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祛除群众身边的腐败,应将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层层下压,保证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对“两个责任”落实不力,或有案不查、袒护包庇的,要严肃追责,并公开通报典型问题的查处和责任追究情况,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祛除群众身边的腐败,还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从源头上铲除基层滋生腐败的土壤。同时,不断完善群众监督机制,使群众监督成为基层反腐的利器。对基层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编辑:秦云
关键词:群众 腐败 基层 党风廉政建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