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男生八岁入学是对因材施教的最大反讽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分析认为,男女生同龄入学的结果是,女生往往强于男生,尤其在语言的学习上。因为女生好静,善于记忆和归纳,男生的思维比较跳跃,擅长演绎推理。对此,他建议不妨将男生的入学年龄延迟到8岁,这样男生可以在6-8岁的时间段释放天性,锻炼思维能力,不至于一入学就输在起跑线上。(3月3日《现代快报》)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同一起跑线上,朱委员的这份建议可谓“良苦用心”。但人为的将男孩、女孩的入学时间进行层次划分,这不但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更亵渎了教育的内在之义,是一份没有价值的无厘头建议。
不可否认,在当下的中小学教育里,的确存在着女生学习成绩优于男生的现象,朱委员也意识到了这一现象的一个产生原因是由于男女在思维上的差异,比如女生好静,善于记忆和归纳,而男生擅长演绎推理。客观而言,这样的分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遗憾的是,朱委员看清了病症却并没有开对药方,反倒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试图去将问题的本质进行转移。
这一药方之伪,首先便体现在它将学生上学与发展人的个性对立了起来。如果按照朱委员的逻辑进行推演的话,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男孩子在六岁入学是不能释放天性、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的。而这一结论的画外音便是朱委员承认教育与发展孩子天性是相互冲突的,否则,又何必非要拿两年时间专门进行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天性的释放呢?
荒诞之处更在于,故意延迟男孩子的入学时间并非是要以此为契机,去研究男女在入学时间先后上对学业影响的关系,而是为了达到“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目的。表面来看,这样的目的达成的确可以迎合当下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急迫心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男女生之间的成绩差异,但教育毕竟不是以竞技为目的,其主要功用乃是在不同知识的“渲染”下,去培养和健全一个人的人格,而与谁输谁赢并没有多大的关联。
退一步讲,即便真的将男生的入学年龄推迟两年,朱委员所描述的愿景就一定能达成吗?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一方面,朱委员并没有拿出十足的证据如调研资料、比对数据、跟踪调查等来支撑他的说法。另一方面,从国外的经验看,也并没有因为男女生入学时间不同而引发类似的问题。这样的反推,又何尝不是从另外的角度反证了朱委员的论断之伪。
事实上,男女生的成绩之所以会在中小学教育里出现这么大的差异,问题的关键并不在入学时间的早晚上,而是我们当下的教育太过于强调“步伐一致”,从而忽视了因材施教的真正落实。以至于当更多的优势表现在女生的学习成绩上时,我们却还停留在问题的肤浅层面而不知所措,这其实才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方式在现实中所遭遇的最大悲哀。(张 剑)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入学 男生 女生 委员


国产大型客机C919计划投入6架试验机开展试飞
故宫畅音阁戏曲馆开馆
9月2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墨西哥中部发生7.1级地震
海峡两岸中秋灯会亮相水乡周庄
巴西发生森林野火 势头迅猛浓烟蔽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1届大会开幕
勿忘国耻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